再复豆批 佛有痴慢爱憎、宿命之有无、授记、根器

1)如此,便还是那一句,顺其自然。谁也替不过。

2)我记得佛经有言:知觉或不知觉也可,一切众生,无不在定中。所谓的“山不是山,山仍是山“之属。不见境,自然不做分别观想,不分有境和无境,岂不是另一种反朴归真么?无此平等识见,以境界自高轻人者,必不是佛。

(住真境,山是山亦不是山,既无山有亦无山无。住空境,山不是山。住有境,山是山。诸境界唯自身能入者方能明了是何,非言语所能传递。历历在目而无分别是真无分别,闭眼而无分别乃假无分别。若众生与佛真无区别,佛又何必说经,何必说渡?请观释迦成佛后之生迹,无喜无忧无怒无自高乎?若无自高,又何自称及称他佛为天人师、无上尊?《莲华经》开演即说退数千听众,释迦何不低声下气,柔言善语挽留之?以是,汝可言释迦非佛?释迦当应无相平等,又何说凡夫、佛、小乘、大乘等等分别?又何以以佛法僧为最,犯者皆获重罪?甚或,凡释迦所言佛所应有之境界,于佛经中皆可找到其不合乃至相反之行为之反证,以汝言,释迦非佛耶?汝自思索,吾不再明说其理。)

再,神通系定境之随伴,并非佛家弟子的专属技能。得了神通的魔王,亦不知其数。因此先前才说,此证书恐怕无法证明什么 – 即如师兄给糊涂所遇和尚的评语,入了佛门,亦难免仍有见障。何况俗家子弟呢? 便是言语、意识上的觉悟,亦有其难得之处。若口诛笔伐,短兵相接,即便初衷在于明真辩理,亦未免着相吧——总是糊涂多嘴了,看前面“不知机而强渡者必不是佛“之语,师兄亦早已也晓得。

(然,故吾昨日便己重回自身修习之途。来尔处,不过是来撒些种子。)

多年前那篇僵尸文章里的,还要再说一说 – 吁,作画过程中的拣择,增减颠覆,全都是自然的程态,最后顺着性灵的因缘,静止于其中一个切面,并无谓胜负或得失之说,与流转而下的世间百态是一样的。与你的文章也是一样,不过是某个瞬间的某段记录…记录呢,自是随时都可以写,根据状态或记录的对象不同,文章有好有坏,亦有可能因为无话可说而不写,其实没有什么差别。万幅同轴,最高境界纭纭,虽大话造次,然,其语成畿,只在于不拣择,画的人不拣择,看画的人亦不拣择,和师兄前面描述的“无左、右、不左不右之分别“而不住境,道理是相通的。

(汝之此种境界吾本自会,焉有不知其内节,又何劳描述也。吾言此境界上犹有诸境界,岂会虚说,呵呵。)

3)第三段,感觉有些误会了。呵,看来这他心通依然敌不过歧义的森林啊。糊涂所言“万事自有其因果,一分钟早晚皆飘渺无着“ – 指的是“一饮一喙莫非前定“,譬如未来A要成B,自有循因至果的成熟之时,成为B之前,早一分钟仍是A,不到时候,一切强求不得。师兄一定知道了凡四讯的故事,这里便是指了凡被和尚嘲笑的那种以为来事无二的定境。凡人能用术数算出来的,接近于阎罗生死簿的批语,算第一层,其后的预言,还有其它级别,但尽管层级再深,果亦已由因而定 – 就譬如,师兄之来,亦有其因果,非是横生出来的。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脏兮兮的乞丐,在集市上大叫“肚里饥“,偏偏李机走过,纳头便拜:某正是李机,仙师度我。莫非糊涂做蚊子的时候,正在看经卷的,便是师兄么?呵呵。

(或者吾亦有未细辩且未表达清晰之处。吾所说者乃是若A本必成B,然于途中再次拣择,则可不必B而成C。故说快择与因果乃一事之二相。A成B乃因果之所成,A成C亦是因果之所成。因果之有定与无定,乃在人之心力。只是欲改道因果不易罢了,非不能改。譬如B前之一分钟怎会是A?强言之当为AB。故A与AB方为因果,与B何来因果?因因相遁,何者为因?果果相继,何者为果?所谓A成B者,乃是A前诸缘A后诸缘之总和乃成B。若其中有一缘而影响此进程,则B不成B。强求不得那是自然,即便是菩萨渡人,亦不过是指以方向。譬如汝住北京,欲向上海旅游之,有菩萨言,杭州之景更胜,汝信之,欣然于往。然即便汝深信,车舟之劳顿还是汝自受,非为言杭之时即至于杭。然而,菩萨说杭州更胜,当算强求或非强求?)(补:当知若A与B无穷之接近,则有一隙,此隙中即是本性显露处,因果在此断裂。若人能于此隙而入大本性海中,则于心便无因果可得,于身方有因果可言。譬如汝以意念成一小人,从汝指游至汝肘,乃至臂。以意念人而言,有游历之实,然以汝身言,则无曾有动,未曾有游。此亦便是昨日汝行三里之譬喻,汝不见己之大身,以此肉身而言“一里所未曾有”,斯诚可笑也。然若汝见己之大身,知三里所、万里所亦是自身,再言“吾行三里所也”,亦斯诚可笑也,因汝身未曾有动故也。)

离题了,回归:宿命论是佛家信仰的基础,否则,释氏说甚像法并末法时代如何如何,经书中偶然提到哪位佛陀几时成佛,或法王子几时接班之类的断语,不都成了妄语狂言了么? 不过,这也无碍师兄讲的发心,发愿。既然你我都是浊世中人,未来虽则遥远,能动与被动,也还是一体相生的。

(佛家信仰之基础乃因缘论,非为宿命论。佛说某某当于某世成佛,关键之处乃此人已明心而能自持,未来之行向其自身必不改,故必于某时而至某处,此乃佛授记于大菩萨之根本。否则为何未听佛于会中诸众皆授记之耶,佛亦有不平等乎?凡夫之行向本非指向佛所,以理使明之,转其心而向于佛所,待其心证不退地,则向不改而毕竟成佛。汝亦可以此转向之机亦乃天定,亦归为宿命之论,亦无差。无论左道、右道、中道,但凡踏步己成,汝皆可言此乃宿命,然此种宿命与无宿命有何之区别?何不说无宿命,其理亦通而无碍。)

4)和尚若通了犬舌,便肯将大粪做饭食,是么?呵。或许觉悟四大皆空,看破了时间/空间/世间万物的人,自然可以屏弃肉身。非但灵魂出壳易如反掌,真身假身随心置换,于是穿墙过壁,腾云驾雾全都不在话下:) 又想起一个故事,还是集市上的,丐者云:“谁人舔我肚(度)“,亦有人舔了,叫“先生度我“,跟随着去了的。练到不以臭为臭,不以娼为娼,不以恶为恶,不以争为争,才可能奇遇高人而识得啊。

(若己得此互根神通,以理论之,可将大粪而作饭食,吾信千百劫来必有人曾为渡人故曾作此行。更何况乎,既得互根之神通,亦当得化物之神通,点石尚可成金,更何况于以粪而化珍肴。汝所言说之穿墙过壁、腾云驾雾之能,理当如此,然吾未亲证,说亦虚言,不说亦罢。故事者,故事也,真假莫辨,说有何益。只是根器之说有之。所谓根器者,非为此生基因突变而有之,亦是累劫修习之沉淀。凡间以一生之视角,故而有根器之一说,若以千万无穷之劫观之,众人皆能修得根器。 )

又,“以菩萨自居者必不是菩萨“,师兄未称菩萨,却见慈光闪烁。待糊涂拜上一拜,为来世求个金身正果:)

(取笑了。)

2010/05/18 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