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常有一些“最”之排列,而“最大的笑话:相信爱情”便有幸在列。那时我常会很反感,认为不相信爱情的人只不过是俗人而已。近日,再次发生桃花事件,深入地了解其人生及内心的经历,结合我以前的种种际遇。我终于明白:爱情其实不过是一笔有着光彩夺目的华丽包装的交易。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关于“爱情与面包”这个问题,过去,我对其中的“面包”的理解太过肤浅太过狭义,以为仅是一般的物质基础。其实,这个“面包”所代表的应该是一种安全感。这个安全感不但包括马斯诺理论中的安全需求的所有方面(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还包括了它的其他需求中有关稳定的一切方面,简单地讲就是物质(经济、地位、事业)、身体(肉体与性)、心理(这方面就很复杂)这三大方面的安全,也就是一种港湾一样的依靠感。如果这个安全感得不到满足,那么人会放弃爱情。虽然如果让人在纸面上选择的话,可能会有人选择“爱情”,大部分人选择“爱情”与“面包”兼顾,还有一部分人直接选择“面包”,而其实如果在现实中真的面对“爱情”与“面包”的矛盾而作选择的话,剥开层层的伪装,会发现基本所有人都选择了“面包”,这才是真实的真正的答案。(当然,20岁上下的人相信爱情的还是有,但其实那是不能作数的。)
不单爱情是一笔交易,其实人与人之间进行的都是一种交易,物质与物质交易、物质与精神交易、各种需求之间交叉地交易。人类最基本的事件应该就是交易,无私与自私的定义产生于交易之后,所以作为一种优良的治世理论,其终极核心应该是如何尽最大可能维护人类交易的公平性及维护交易人公平交易的能力,任何偏离这个核心的属于世俗范畴的概念、理论都应该回归于它。超乎这个范畴的概念则归于脱离俗世的宗教界、修行界。这个新认识对于我构思治世理论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我情感上最大的错误是设立了三个规则。世传女人是重感情的,我便真的天真地以为女人是爱情第一的。前十年大运使我紫微命宫的廉贞星化忌。廉贞是情感性桃花,又同时具有执著的、固守规则的性质,所以这个规则一订十年。化忌就是这种现象对我这十年的人生有不良的影响,不但家庭不稳、也因家庭不稳导致事业极不稳定,无法立业。不过,我最睿智的决定就是设立了三个规则中的第三个规则,使我轻易地剔除了不合格者。我所要的爱情是什么?如果说世间所谓的爱情是从土壤里生出的凡花,那么我所要的爱情就是能在虚空里茂盛的神花,火不能烧,水不能溺,金不能剁,土不能埋,无光自明,无芳自香。马斯诺需求理论中的所有选项在与其产生矛盾时,永远不会被删除的爱情。它不需要那些土壤,这才是真正的爱情至上,也就是我所要的。这样的爱情有吗?有,我遇到了,那就是跟我十年的她。我与她这十年的生活可称得上是惊风骇浪,无有一刻安宁。也因此,她遭遇了绝大部分马斯诺理论中所提及的需求的诸种细项,甚至包括生命的安全,虽然她曾有过犹豫与徘徊,但她终究抵住所有的诱惑与困难,最终保留下来爱情这个选项。
基于这些认识,我再次调整人生。过去,我总是大处着手,冀希望于在一个比较高的点上对世间作出思考与改善,执著于众生、苍生这些大概念。过去早明了这个世界其实是人人罪有应得的,现在清楚了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围绕利害两字运转的交易世界,就连所谓的道德其实也是交易的副产品,也是利害之一种罢了。所以,改变与不改变也不过如此,象毛泽东那样脱离基本真相的做法只能是拔得越高跌得越惨。(不过,这里面似乎还需要更长时间更深入的思考。)志向依然是不会改,只是行动的心态变了。我将把心思收回到自己的大家庭及值得交往的朋友身上,从小处着手一步一步向上走。情感方面也一样,把心思收回到自己小家庭里,不会再象以前一样把心思分散于虚空。我已经明白这个世界所谓的爱情只不过是我鄙弃的一种交易(注:这只是我个人鄙弃,并不代表这种状态是不应该或肮脏的,对于俗世来讲,那是一种正常状态),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是赐福于她,而不是别的。我将关闭爱情这扇门,除非经过长时间的接触,确认是我要的那种爱情而非俗世所谓的爱情,否则不会再打开。并且我决定正儿八经去俗世走一遭。前十年开书店,真真切切地看到教师的贪婪的广度与恐怖的程度,这一次我将在男女关系上体验俗世的爱情到底是什么样的及人们的心理运行状态,在不影响第三方及不影响我练功上进的前提下,我将用金钱或其它有形无形的利益交换女人的身体,我会做许多过去认为不应该做的事。上面刚说赐福于她,下面又说乱搞男女关系,这矛盾吗?一点也不矛盾。我的思想都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她的,她是同意并支持的,她本来就不管我这些事。我下一个大运星盘是紫微化科加贪狼加文昌加天刑于酉宫,贪狼加紫微属桃花犯主,主淫乱。虽然加了文昌与天刑,有化解,但基本特征还是有的,在酉宫还与修行有关。过去,我有点疑惑我的观念是怎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事到临头了,一切不过如此,真可谓一念之隔。
本想就爱情问题多写的,不过,无意中搜到一篇关于爱情与马斯洛需求的分析文章,写得很体系且透彻。既然有人写了,再重复就没意思了,就转过来贴在后面吧。文中的观点也是我的观点。
20090801 17:04
【案例分析】用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解刨爱情
[七侠镇] [回复] [引用回复] [表格型] [跟帖] [转发到Blog] [关闭] [浏览391次]
——————————————————————————–
用户名: 刺客的微笑
【原始案例】
这是网上看到的一篇小文,很多人为其中的桥段感到很困惑,爱情怎么会这样?
“他们一直是我非常尊敬的一对长辈,职业高尚,相敬如宾,夫妻恩爱的典范。一双儿女,也教育得非常成功,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很偶然的一个机会,得知一些旧事,我简直被惊呆了,那个一直被我认为是好爸爸,好丈夫的典范,在当年儿女尚幼的时候,居然做过一些很荒唐的事情,在我看来,那简直就是难以容忍,而且愚蠢得可以。
我也不知道,性格外柔内刚的阿姨,是如何在岁月的漫漫长河里重新收拾心情,和他一路过到今天的,看似风平浪静,云淡风轻,谁也不知道她舔舐伤口,回复平静,重新相信花了多少时间。
想起有位长辈说过,其实婚姻就是一种坚持。
在听到这件事的那一瞬间,我对人性真的有点失望,我反复问自己,如果是我,是否还有坚持的勇气?
没有答案。”
【爱情需求定理】
世间万物,无论是感性的人还是理性的事,窃以为都能够用结构化的数学公式和逻辑语言表述出来。如下三条就是爱情的需求定理:
1、只要双方的需求都能够彼此满足,就一定是和谐而稳定的感情关系。
2、只要单方面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不和谐但是稳定的感情关系。
3、如果双方的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那么一定不会形成稳定的感情关系。
用这个定理来解释,这个案例就很简单明了:
最初双方的需求彼此满足,所以走到了一起。
随后,可能是年龄的增长岁月的流逝,男方的需求或者女方的供给发生变化,女方不再能够满足这种新的供需关系,于是就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事情。
但是与此同时,女方的需求男方却依然能够满足,也许是为了孩子,也许是物质的依赖,也许是那个年代对离婚后种种失去安全感的恐惧,也许仅仅是为了面子,女方不得不委曲求全,这段感情得以稳定下来。
最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变化,男方的需求再一次发生了变化,双方的供需关系于是又一次的平衡下来甚至逐步变得一致,比如共同走完余生,比如互相照顾搀扶,比如在晚辈面前维护一个良好的长辈形象等等,最终双方的感情关系变得重新和谐而稳定。
【补充说明1】
爱情需求的等级
可以参照马斯诺的需求理论来解刨爱情的需求层次。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高到低。它们是:
自 我 实 现
尊 重 需 求
社 交 需 求
安 全 需 求
生 理 需 求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动乱年代,食物就是稀缺资源,一个馒头换个美女,就是这种供需关系的体现,这是最高级的需求层次,其他需求都要为生理需求让位。
安全的需要,比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实力的欲望。 女人们常说的安全感,就是这种需求。女孩儿不一定非要嫁给富人,但是如果连自己的房子都卖不起,工资连自己都养不活,工作也不够稳定的话,是满足不了女娃儿安全需求的。这个是第二重要的需求层次。
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也就是说,吃饱喝足之后,才会考虑外貌、谈吐、气质、兴趣、个性、家庭等等因素,才能谈到所谓的爱情。整天挨饿的美女,多半会嫁给能给她馒头的男人而不是建筑工地上青梅竹马的小工;收入不高的女性,多半会找一个长期饭票而不是一个贫穷的才子。当然,男女谈恋爱这种交易的达成,或者结婚这种合同行为能够实现,还要有个前提,这些美女还要能够满足自己生意伙伴的需求才能形成交易。爱情供需关系平衡的建立,在最开始阶段一定是双向满足的。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这个基本上就是属于虚荣的范畴了,嫁个什么样的老公,娶个什么样的老婆能让你扬眉吐气小小的虚荣一把,这个需求是必须建立在前三个需求都满足之后的事情了。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是所谓个人野心或者个人爱好的范畴了,嫁富婆的,政治婚姻,想出世入世,整天打麻将的等等,都是这种最高级的需求了。
比如男人的权、钱以及女人的美貌都是稀缺资源。前者能够满足女性第一到第五层几乎全部的需求,美女则能够满足男性第一、第三和第四这三个层次的需求。
再比如说才子,能够提供的无非是社交和尊重的需求,对于很多生理或者安全需求很强烈的女性来说,才自然就不如财了。
再比如帅哥,能够提供的是身心愉悦,比这种需求更迫切的人占了大部分,所以帅哥也和美女一样,属于人人都想要,但不一定人人都必须要的供给。
对酸不啦叽的网络才子们而言,不能变成财的才,并不是紧缺性需求或者必须性需求,所以都可以说是垃圾,除非你有才的同时还很帅,能吸引到衣食无忧整天陪你浪漫的富家千金,否则,还是老老实实的挣钱才是王道。卫生纸这种大路货,到处都有卖的,人家客户不一定非要在你这买,而且除了卷纸还有小包装以及抽纸这些替代竞争,不是必须要用的。
【补充说明2】并非所有的爱情供需关系都能够产生交易行为。
1、供需作为交易,一定是能带来利益的,也一定会产生交易成本的。
是否成交,除了考虑买卖双方互利互惠的根本动力之外,还要考虑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取舍,交易利润和交易成本的比较,商品衍生服务质量的好坏等等。
2、需求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欲望,它是可以被人为消灭的。
人作为一种动物,决定行动的根源其实就是动物的本能。
对多数动物而言,雌性动物天生的本能就是寻找尽可能强壮的雄性进行交配,使后代获得足够强壮的遗传基因;而对女人来说,动物的本能就是寻找更加有权和有钱的伴侣,使自己和后代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和家族继承优势;雄性动物天生的本能就是和尽可能多的雌性动物进行交配,使自己的的遗传基因尽可能多的获得传播优势;而对男人来说,见一个爱一个,见一个就想整一个上床,其实还是这种动物本能在潜意识里面的作用。
作为高级动物的人,和其他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对自己欲望和本能的控制能力。这种控制能力,更多的依靠精神力量来完成。而牧师、僧侣、阿訇、教师、士大夫等等传授给普通人道德、信仰、伦理等等精神力量的职业受人尊重,原因也在于此。在西方神职人员被称为”father”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让动物变成了人。
欲望和需求都是好东西,是人类得以进化的主要动力。但是,可控的欲望才是有益的欲望,可控的需求才是对交易双方都有利的需求。
【补充说明3】需求和供给的变化。
如果将爱情当成一种商品而言,两个人互相看顺眼了,满足了彼此短期的需求成为了恋爱关系,这就意味了一笔交易的达成;如果两个人形成了一种长期稳定而且必须的供求关系,就会感觉互相都需要法律或者世俗的力量来保证这种长期交易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于是合同这种东西就顺理成章的诞生了,这就是婚姻。
合同并非不能违背,但是违约的成本很高,违约之前需要当事人仔细的衡量合同外交易的成本和收益;商业合同的签署很多时候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欺诈行为,婚姻这种合同中同样也有信息不对称的欺诈,比如某个烟酒不沾的家伙婚后开始吞云吐雾就是一种典型的商业欺诈,前女友的老爹据说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老头。
交易或者合同达成之后,很多人却忘记了供求关系是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的,比如以下种种:
1、供给减少的因素:
比如美女这种稀缺性商品,保质期很短,和漫长的人生比起来不过是白驹过隙。如果一位女士能够提供的供给仅仅是美貌的话,即使合同签署,你迟早也有无法供货的那一天。农村姑娘和北方姑娘要早一些,25岁之后很多人就花期结束;城市姑娘和南方姑娘保质期要长一些,不过35之后也就到头了。如果你的男人仅仅是因为对美貌的需求和你签署合同,当你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时候,人家客户自然会去寻找新的货源,直到他的身体或者钱包被淘空需求终结为止。
2、需求增多的因素:
比如男人有钱就变坏,这是一个典型需求增多导致供需关系被打破的例子。在没钱的时候,男人们需要的是有间房,房里还有个女人低吟“饭在桌上,我在床上”,这时候,男人的需求就是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只要是女人都能满足。慢慢的男人有了钱,不再为生理和安全的需求而困惑了,自然就开始产生更高级的需求,比如美女,比如虚荣,比如征服的快感等等。
无论是供给的减少,还是需求的增加,这些变化都会影响到爱情供需关系的平衡,也自然就将影响谈恋爱这种交易形式或者婚姻这种合同方式的履行质量。
【补充说明4】爱情的悲剧
以下这些现象,是产生爱情悲剧的根源:
1、不明白需求是必然会产生变化的。
常看见一些怨男怨女抱怨5年前10年感情如何如何,现在却红杏出墙或者找老二什么的。这就是典型的不明白交易对象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自身的供给不随着进行调整的话,或者不想办法提高合同违约成本的话,合同外交易甚至撕毁合同都是必然的。
2、不愿意面对自己供给减少的现实。
这种悲剧出现在很多美女身上。美女是一种稀缺供给,所以美貌这种资源的交易多数时候属于卖方市场,美女们无论事业还是生活方面交易成本和交易代价都很低。30以后年老色衰的美女们,如果还是惯性思维想要依靠极少的交易成本去获取极大的交易收益,那么悲剧不可避免。摆在她们面前的无非是两条路:要么增加自己其他方面的供给,比如语言的艺术,比如个性的温婉,比如家务的增加,比如孝道的承担,比如房事的技巧等等;要么就是提高对方违约的成本,比如和小孩亲密的关系,比如财政大权的把持,比如自身地位财力产生的依赖等等。
3、不明白对方的需求。
这是很多单相思的悲剧,我就不展开谈了,大家周围的例子都很多。
4、不明白自己的需求。
很多人,特别是很多女孩,是纯粹的感性动物,也许直到结婚之后很多年她们依然不知道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需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供货商。于是很多人整天躺在床上幻想,今天被王子从身边的恶龙手里救走了,明天和豪门产生点恩怨情仇了,后天养了俩帅哥一个用来骑一个用来骂了。其实真要让她从这么多供货商里仅仅只选一个出来的时候,她又不知道该买什么了。按说你真要这么沉迷于幻想不知道自己这辈子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小两口迷迷糊糊过一辈子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可人总是要一天天成熟起来的。25-30岁是一个坎,很多男人都抱怨越接近三十,女人越虚荣越爱攀比。这就对了,小丫头哪能被一坨牛粪用理想和爱情忽悠一辈子?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七年之痒其实也是这么来的,稍微有点区别的是,30以前是女的痒,30以后就该是男人痒了。
5、不明白自己供给商品的稀缺程度。
这个最典型的就是网络才子才女们,总是一副怀才不遇干瞪眼看牛粪插着鲜花满大街跑自己一颗明珠掉粪坑的感觉。才华不是稀缺资源,不是必须性资源,前面说过了就不再废话。更过分的是,网络才子才女们想过没有,你们得到才华的同时付出了什么代价?有几个才子不是宅男,有几个才女不是胖妞?一件商品的包装很糟糕,如果再没有一个利索的嘴皮子去推销的话,你凭什么去和别的商品竞争?人家凭什么认为你这个小棉袄穿起来更贴身?试用?你想得到美,劳拉妹妹门口等着被试用的宅男可是以吨计量的。
6、不清楚自己供给商品的质量。
这个悲剧很明显说的是无数大龄“美女”们。美女现在已经是一个中性词,和小姐,女士一样是个敬语。很多人叫你美女不代表你就真是一个美女了。不信我们可以做个调查,我相信60%以上的女孩自我打分都是70-80分,我同样相信90%以上的女孩都会给自己打60分以上。女读者们可能会说胖子你真刻薄,不知道赞美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吗?可实际情况是,不清楚自己供给商品质量的美女们对旁人不会产生任何麻烦,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不惜美女的称呼满天飞。对这个悲剧产生困扰的,仅仅是“美女”们本人。
就这个话题,再多展开点谈吧,以下是不含泡沫的美女评判标准:
小家碧玉级:60-85分,占女性人群总比例不超过20%,也就是说平均每5个良木缘聚会死党里面会有一个美女。同时春熙路回头率不低于10%,也就是说每10个男性路人里面至少会有一个色迷迷的打量你;
系花校花级:85-95分,占女性人群总比例不超过2%,春熙路回头率不低于50%。
祸国殃民级:95-100分,占女性人群总比例不超过0.02%,春熙路回头率不低于99%,剩下的那个是瞎子。
其实真正极丑影响食欲的女孩也是少数,和美女一样不超过女性人群总比例的25%。大量女孩是属于40-60分之间的普通女孩。按照这个比例,如果在死党的历次聚会里面,你被陌生人讨要电话号码的次数最多,那么恭喜你美女,你有店大欺客的本钱,否则,还是老老实实去找其他货源来做爱情这笔生意吧。
人生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我也挺想骂声贼老天的,大家都是出来混的鸟人,凭啥就我自个儿是脸先着地的,不公平。
【最后的悲剧】
其实最后还有一种悲剧,那是作者我,以及看到这里还在点头称是的读者们的悲剧:
爱情本来就是一种感性的游戏,随缘入戏才是硬道理,非要把它肢解细化做成SWOT预测,或者相亲见个美女就做客户细分和供需研究,累不累啊?
“在这个世界里,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够用理性和利益去衡量的。正因为有这些傻瓜的存在,世界上才会多了许多叫做‘奇迹’的东西。”——亵渎 休斯
嗯哼,爱情就是这样的一种奇迹。拒绝了爱情的非理性和疯狂性,这人生也就少了很多乐趣。秉承这一原则,本文也就仅仅算是个恶搞文。不是吗?比如你,闲的听一个没有多少感情经验的无聊老光棍儿给你解刨爱情,而且这么长的文章你居然看完了,也不知道是你无聊还是我无聊了。
最后,引用一段《亵渎》作为结尾吧。
“命运就如一条奔流的大河,有无数的支流汇入,又从无数的河道中宣泄而出。人类就如同大河中的无数生物,被河水带着从一条河道冲入了另一条河道。这河中的水,就是命运吧。
可惜,大多数鱼是不知道水的存在的。所谓的智者就如同一条鱼,一条能够跃出水面的鱼。他们能看清一段前方的路,但也就是在那短短的一瞬间而已。他们能够看清的,往往就是面前的那两三条支流。他们的未来可能就在这些支流中,也可能不在这里。
在一条河流中,绝大多数都是泥沙和浮萍,根本无知无识的随波逐流。只有少数的人有所觉醒,发觉到有一些无形的力量在左右着自己。于是他们挣扎、奋斗,却往往是毫无结果。有少数的幸运儿被带往了一条幸运的河流,他们还以为这是自己的力量使然,于是俨然以征服命运的强者身份出现。其实他们不过是河中的一只小虾而已,一旦命运转换,这些所谓的‘选民’又会重新沉入水底。
在小鱼小虾中有极少数的力量会继续成长,成为了比较大的鱼。大鱼中有一些会不经意的跃出水面,这时才会看到一些前方的河流。大鱼中有一些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会不断坚持着跃出水面,试图看清前方的河流走向。可是鱼并不是鸟,从命运的河流中跃起次数多了,代价就是自己的生命。
任何想要掌握命运的人,都得付出沉重的代价。拥有了洞悉一切的智慧,最终的结局就是永恒的痛苦。”
——《亵渎》
此文转用出处:http://tw.netsh.com/eden/bbs/708934/html/tree_33232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