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问答:如何在此状态中快速找到禅宗的“性”及心学的“良知”(兼论道家丹功境界分叉处)

2020.06.29

问者:对了*老师我想请您印证一下我的境界到没到欲界定。
1 先做了几个深呼吸,然后正常呼吸几次,呼吸再弱一点的时候明显感觉下榻感,并持续了好几次
2没有感受到刷脸感
3 有短暂的耳鸣和失聪感
4脑子感觉清晰了
5有黑色虚空出现
6没有气罩,但是有一种在虚空里转的感觉,也可以说是肉身消失的感觉
7头脑妄念小了很多
8由于是平躺,没有感觉到端正感
9身体没有不适
10 有感觉身体消失
然后就是以前看见的透明圆点都是零零碎碎的,现在看到的都是比较规则的图形。
还有就是持咒的时候看到墙上有好多金黄色的光点,如果不集中意念看就没有。

答:欲界定也分很多级。但您这些根本就不是什么定,只是身体少量的气机反应,甚至连清晰的经脉反应都还没有。所谓的身体消失,略有点气感就会有,根本不代表什么。身体消失、气化、成空的感觉有很多很多重。这些顶多算略略有点入静感,并且还是很浅层次的。

(20200701补充回答:

如何在此状态中快速找到禅宗的“性”及心学的“良知”(兼论道家丹功境界分支)

上一次只回答了您属于什么状态,并没有对您这个状态进行必要的解析与指导,现在补上,上次没解析这个境界,只是想让您继续“自然”地提升,有时候指明状态,反而容易导致去寻求什么而耽误向更深一阶进取。您的这个境界中,当感觉身体消失时,尤其有进入黑暗虚空的感觉时,这时您的后天意识应该处于一种停滞状态的,其实也就是您后天意识在毁塌而先天意识(识性)在外露的一种转换状态,您可以在此状态中保持一种清醒,不慌张,然后去思考,在平时的肉体系统全部消失之际,是什么还在清晰地了知这一切,这时候您就能明白这个在觉知的东西才应该是真正的东西。(也可以在您念头很少时,注意前一个念头刚消掉,而后一个念头还没开始起来时的那个状态,有意识地定在这个状态里,就可以发现没有平时的那些思维、念头,人还是活着的,并且还有另一个能知觉这个“活着”的状态的东西,然后也可以知道这个真正的主宰,这个方法就是禅宗的观念头的方法)。这时,您有两条路可走:一、把意识定在这个觉知上,就用这个觉知观照着一切,任身体的一切变动都处于这个观照之下而不引发自己的主观上的任何反应,您就象镜子一样这么觉照着。然后,您慢慢把这一定境养大,养到您在生活中行住坐卧都可以用这个觉知来观照着一切感受、行为、情绪、念头。这条路就是禅宗、心学的路。那个能觉知观照的东西,禅宗叫“性”,知道这个东西就叫“见性”,心学叫“良知”,知道这个东西叫“致良知”,用这个东西在生活中来觉照一切,以至于能觉照整个世界,最后进入朗朗的空净光明境,禅宗叫“觉照”,心学叫“格物”,以此得到智慧力,禅宗叫“慧”,心学叫“知”(格物致知)。二、在您意识这个觉知才是真正的主宰之后,您把自己的意识定在这个觉知上,但不向外觉知,不去觉知外界包括肉体的一切,而是把所有的觉知向觉源返照(具体怎么弄只有您自己慢慢摸索、体会,非语言可表达,只能说就象很多聚光灯向一个中心聚照一样),您就能看到您平时会偶而出来的那个光点的来源,即整个识性会显露出来,也就是所谓的“月亮”、“摩尼珠”会整个显露出来 ,这与一般的人偶而闪现出月亮(摩尼珠、或模糊的光团、光点)不同,偶而闪现的是不可自控的,现在您就可以自主自控,您完全可以依此程式想找到它就找到它,明明白白地进得出,也明明白白地知道是怎么出来的。这才叫真正的见性,但这所见的只是识性,而非觉性,(识性与觉性问题我已经在其他文章论述得比较详细,不再重复)。当然,您大概是做不到一两次就让其显露出来的,更何况以您的状态,经脉等的通达度都还不是很高,难以稳定。但这个方向就是这样,总有一天是可以显露出来的。如果能显露出来,则您就可以把这个东西当成您,所有的意识都转移到这个东西上,您就从肉体维迁移到了法界(灵界)维,您重新控制了您的灵魂,同时您就会具有一定的法力。到这个地步,又有两条路可走:一、直接定在这个月亮上,把境界养大,在能轻松就进入状态并控制它之后,就可以化成人形,然后让其从头顶百会穴出去(当然得先开顶门,但这个修炼的过程不是这次论述的重点,只能一笔带过),从近到远慢慢练习,然后您就可以在法界(灵界)活动了,死时,让这个东西这样出去,您就不死了,也就是成了仙。这就是道家的丹功。化人形也有两条路子,一条是只守这个月亮,第二条是把肉体能量练上来,练出一个太阳,让月亮与太阳合体再出去。只练月亮则在法界有能力,但在阳界能力就差。练出太阳合体后再去,则就法界(灵界)与阳界的能力都好,如果肉体练成纯阳体,则可以在阳界分身及可以肉体飞升。二、不修这个月亮,继续禅定。见到这个月亮之后,很容易快速地修过初禅、二禅。能完全定在这个月亮上,其实就是二禅境界,(但境界中不能真定在这个形相上,而只是识性的自定)。但这个月亮只是个体的识性,如果象丹功那样修这个识性,其实还是在修“我执”,只不过,由肉体的“我执”进到灵体的“我执”而已,(所以修仙是不究竟的,如果知道这个机理,只把修仙当作是一个进程,修仙之后继续深造,则修仙并没有什么错,也是法门之一。如果把修仙当成是究竟,则跟前面修偏执禅宗与心学一样,都是偏执,脱离了正法)。继续修定,就会到三禅、四禅,再到空无边处定,至此,这个个体灵体会散掉,再进一步就是识无边处定,至此,法界大识体才会显露。法界大识体即对应于无明,是一切众生、万物的来源,个体识体也只是从它所化而出。(这些及更多的定境层次,具体看对应描述文章,也不详述)。从前面的阐述,不难看出,禅宗、心学的等级是很低的,这两者只是证到一个小点(低级的准初禅),然后把这个小点养圆满(初禅),但远未究竟,而只是刚刚入门。禅宗,其实并没有说这个境界就是究竟,但也没说什么是究竟,因为也说不出来,他们的境界仅止于此。而王阳明则以为自己了不起了,以为自己证到了究竟,甚至认为自己的修法可以在平时生活中“格物”,比佛法道法高明得多(他理解的佛法道法境界就是死打坐而不在生活中修,其实佛、道中后期都是要在生活中“格物”而修的),所以他认为自己才是最高级的,以小为大,从此止步于此。现在修禅宗的人也正在犯王阳明同样的错误,也一样地狂妄自大,以入门为究竟。一个人,如果从没接触修行,还是好的,因为是一张白纸,只要接触比较究竟的正法,就可能比一般人修得高。最糟糕的就是接触过邪法或不究竟法的人,固守知见,所知障重,常常反以真正的深法为邪法,极难再向上提升。所以,教不究竟法的人,看似在宏法,其实是在坏法,看似在做功德,其实是在造恶业,因为在断人慧命,断人慧命是最重的罪。(当然,属于功德与恶业掺杂的状态,既有福报,又会难遇难值真善知识,会极长的时候被困在低境界中。就象俗世的有些人,既有名有利,但又灾祸、疾病不断,都属于福、罪相杂的报应)。所以,修学本门的人,极不提倡境界未证完就去专门宏法(随机回答或引导亲近的有缘人是可以的),而应该把精力全化在自身的实证上,一直到某一世,证完境界,到只需养境界的阶段,才可开始专门地宏法。这一方面境界证到并不是就是圆满了,就象前面说的禅宗与心学,“见性”“致良知”了就算证到了,但是是极初级的,要保持这个状态,慢慢养大,一直养到这个境界可以遍及法界之时,才算真正圆满。所以,证完境界,与各境界修完满,那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如果说证完境界只要一生,那修圆满则需要很多劫,所以,这本身就需要入世修了。二方面,境界证完了,就无事可做了,不去宏法渡人做什么呢?岂不无聊死了。所以证完后,您有的是时间渡人积功德,而不要现在贪那么一点小功德而不去修证。到高境界,一件小事所积的功德,就可以超过低境界一生甚至无数生的功德总和。同样,更不要去随俗流,去贪这个“高”境界那个“高”境界,要心无旁鹜,好好地从命功开始修完四禅八定及般若境界。另外,从前面也可以看出,修得禅宗与心学的境界其实是很容易的,只要略修禅定境界再加上一点点指点就可以达到,而根本不需要去玄之又玄地参机锋什么的。因为,这两者的境界都只是极低的入门境界,甚至可以说,能证得这两者的境界,才刚刚开始可以自称是修行人,为了与流行的俗称区别,可以改叫修炼人。尤其是年轻人,由于身体状态一般还比较好,经脉一般都还处于比较通达的状态,最容易稍修禅坐就可以进入空明境界,然后参得“见性”“知良知”。许多事,不是因为事复杂、困难,而是没有人去点一下,修行也一样。我早就说过,禅宗所需的状态,几乎所有人(无论他修不修行)一生中都会出现,只是没有人告诉他那个就是或这样做一下就是了。本身,所有什么人,都从一个根上而来,都具有佛性,自然,平常生活中都活在佛性的支配之中,并随时有佛性的显现,关键在于知晓不知晓它是不是,这其实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

评论者:禅宗最终的境界就是华严的境界,您说的它等级很低应该是指初步的解悟,后世把禅宗分为初关、重关、牢关三重修证,每一步的修证都需要过来人验证,比如“有僧问洞山:朗月当头时如何”大概相当于您说摩尼珠的阶段,而到了牢关确实无话可说,但也不妨祖师验证弟子有没有到这个境界,例如永嘉大师见六祖时的精彩对答即是印证的方式

答:依您这种说法,任何法门都是究竟的,任何法门都可以在修到禅宗初级境界后继续深修。就象文中说的修仙的,也照样可以一直深修到佛境。所以,您这样的论法是没有意义的。如果禅宗不在我说的那个境界上停住,继续深修,当然是可以最后修到佛境的。但那个后面的修法,本身就是禅定修法,再叫禅宗还有意义吗?我已经在另一篇《修行问答·邪见辨正:禅宗的流弊及禅宗要找的倒底是什么及禅宗境界在禅定与般若境界中的对应位置 》中明确写了禅宗初见性后悟后起修的修法,不就是您说的这些吗?那本身就是明明白白的禅定修法,而不是另有一门独特的禅宗修法。之所以叫禅宗,只是见性前的那一点修法是其特色。

评论者:宗派都是人立的,入手方便有别,到了后面殊途同归

答:这是对的。

评论者:有次念咒,身体突然没了,意识没了,一种寂的状态,因为观想的原因吧,眼前是一部分宇宙和很多的星球球体,但是有清晰感。

答:哦,这种只是一次性体验,只是某种契入,就算是真景,也不能算境界。但如果契入较高的境界,可以记住,以便将来真正证入。什么叫证入?就是明明白白地进去,明明白白地出来,这叫证入。除此之外,皆不叫证入或证得。(证入的进一步,就是想进就进,想出就出。更进一步,就是可以在更境界内自由跳跃,想从此境界跳到彼境界可以快速甚至一念间就完成)

20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