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实纪》20120610四禅次第境界实证记实

这几年,一直对四禅中的三禅、四禅境界到底如何搞不清楚,我相信自己肯定是可以证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及无所有处,亦可以证入菩提境界。但是,三禅、四禅境界我却不知。有时,我以为三禅、四禅境界可能与几个无色定是禅定中的两个不同的方向,尤其是我看《大涅槃经》中释迦佛从一禅到四禅再到非想非非想定,再回到四禅,然后入无余依涅槃,我便以为三禅、四禅是无为定,无所依定,后面几个无色定是有为定、有所依定。我曾经在以前的博文中说过,我曾向空中诸佛发问,请教我是不是证到了最终,得到的回答是还有两个境界。但是哪两个境界呢?因为非想非非想定、寂灭定我肯定没证到,但三禅、四禅我也没证到,所以我就搞不清三禅、四禅与其他定是个什么关系。

今早上,我睡足打坐,状态比较好。刚坐时想到这个问题,于是我向空中请诸佛加持,让我证入、了知三禅、四禅境界,以便准备的不久后的传教。于是我关闭杂念、思维。杂念的关闭在脑两侧中后部,主要是中部,是胆经主宰,尤其是中部肝经分支向上接入百会的通道最关键,关闭这一带穴位,杂念就会停止。失眠的人就是因为肝胆经有邪气,23到3点都是肝胆经旺动的时辰,邪气触动了这些穴位,所以睡不着。思维的关闭是脑两侧前部,人体前部,象脾、胃、肾,手上六经的分支都从颈两侧沿耳前向头顶延伸,耳前有一条比较宽的带,这条带与头顶前部及头前两侧胆经都有联接,与人的思维有关,也就是平时人们的“想”,这个气主要还是以脾胃之气为主,土主意志就是因为这个经络机理。人还有一种细微的杂念,则与百会穴及四围的四大穴位有关,属膀胱经,与后脑玉枕穴也相关,同时也属于任督脉。关闭这三处,人就会无思无想无念。我所关闭的是两侧。所谓的关闭不是说真有什么东西可以开关,而是在这两个位置的穴位上象人闭气一样不让气机流动。因为人的呼吸会引动颈部血管,由此会引发此处经脉的脉动。闭住这儿的气机之时,也会下意识地同时关闭呼吸,但这只是一种假关联,平常人会认为是真关联,因为只有屏住气,脑子才会暂时不动,但蹩不住后,一呼吸就又乱了。其实可以用大部分的注意力闭住这个地方,分一小部分注意力在呼吸上,用那小部分注意力放开呼吸,呼吸就可以正常而脑中没有杂念了。并且这样的话,呼吸会变得深、悠、长,这是自然而然的。我早晨的注意力聚中在脑中央,关闭两侧穴位及放开呼吸的注意力都不多,因为我已经熟练了。就这样,让意识定在脑中央不动。这个是准二禅状态,就是有伺无寻。有伺就是还有觉,外界的东西还能知道、能觉知。无寻,就是意识内聚,并不向外发散而去故意感觉外界的状态。那一禅那儿去了呢?一禅,就是时时保持一种觉性,时时觉知外界的状态,无论外界是动态还是静态。譬如,能觉知风吹过的感觉,也能觉知没有风时的感觉,这两种状态的转换之间多多少少有一种等待。就是有风时觉知有风时的状态,等待无风时节的到来;无风时觉知无风时的状态,等待有风时节的到来。象镜子,有什么境就照什么景,只不过多了一种等待。有什么觉什么,叫有伺,什么都不放过都觉,觉了一个等下一个,叫有寻。初学的人要经过这种状态,成熟之后才能猛然发觉:谁在等待、谁在觉、谁在知,这个时候,就会发现这个等待者,这个觉者,这个知者不是以前认为的我,而有另一个隐藏的我,本来镜子是向外照的,因为这个发现就向里照,也就是回照,就是内聚,就进入了前面说的准二禅的状态。因为我平时生活中绝大多数时间本身就处于准二禅甚至二禅状态,所以我打坐时不必再从一禅起修,稍放松一下就直接从准二禅开始。呼吸放松之后,就可以只守脑中央而不管呼吸了。慢慢就发生变化,就会有一个很微妙的转换发生。就是刚开始意识集中在脑中央时,是用一种不知在哪、由谁作主的意识来紧盯着脑中央的。较长时间的紧盯之后,脑中央就由被盯变成了意识的自身,这时就变成脑中央盯着脑中央,用术语来讲,就是定者、觉者、被定者、被觉者、定处、觉处都是脑中央,我、我所在脑中央合一了。这时,就发生了跳跃,脑中央由本来的虚空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意识体。本来脑中央的位置是在体内,是在脑腔内的,但这时,这个意识体虽在脑中央,但超越了身体这个维度,孓然独立。并且这个意识体只是一种无形的能量体,并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存在,一定要说算实质性的,就是有光相的感觉。它已经完全代替了后天意识,刚开始那个紧盯脑中央的意识完全消失了。这个光意识体能感知一切,但不感知,不感知而知,直接就是知,不因为什么,不借助什么,没有知这个过程与动作,只有知这个结果。这是一种觉。一定要说借助什么,那就是它的光性,它靠光来知了一切。因为它没有知这个动作,所以虽知而定。继续返照这个意识体,不去太感知外界的东西。因为它本身就处于定中,所以这样做很容易,然后它就处于一种喜悦的定境中。这是二禅正定。喜是什么,我们平时遇到特期待特意外的好事情时,心中会突然升起一股热能,然后冲动心脉引发一种特高兴的情绪,这个就叫喜。喜是一种热能,一种热烈的感觉。所以这个喜定也是暖融融的,有一种热性的感觉。或者说,就是因为这个定有一种暖融融的热性,所以产生了喜这个感觉。喜定一段时间后,定境会摇动,暖融融的热感会消退,而喜也消退,因为喜是一种热烈的感觉,所以似乎喜累了。然后定境会变凉,变得稍稍有点冷,整个境界会起一种萧瑟的感觉,这时就出来悲哀的情绪。喜后肯定是悲哀,这是事物的法则。不同的只是喜的时间的长短与悲哀的时间的长短而已。这儿,境界的热与冷是感觉的喜与悲的基础。这过程,依然定在定境上,任由他悲哀。怎么有悲哀,还能定还能说是定啊?那刚才喜时不也定了吗?其实二禅以上的定与世间的行为并不妨碍,因为所定的东西超越了世间。层次有许多层,浅层的基本无法影响深层的东西。悲哀的情绪过了之后,重新回到稳定,因为定境本身就没丢失。只是这时喜没了,出现了一种淡淡的乐。这是三禅正定。这儿所说的热与冷都是定境中的事,不是身体上的感觉。乐与喜有什么区别呢?喜是成股的,是凝聚集中的,所以浓度高烈度大,比较激烈。而乐则比较开广,比较发散,且较为平淡。而其实这两种感觉最根本的区别是喜是中丹田(胸)心神所发,而乐是上丹田(脑)性体所发(定中不是这样发出的,而是与定同在的)。所以喜往往是由某事件直接引发的一种情绪反应,而乐往往是经“想”或思维后得出的一种感受,只是一般人不太会区分这两者的区别,且喜中也常常有乐,乐中也常常有喜。三禅中的乐,就是一种开广的,较为平淡的,有一种从容的怡然之乐。守住这个乐定,乐境会有一种空间上的扩大,同时会有一种时间感的产生。这时,乐会变得沧桑,然后苦感产生,人会想哭,然后会产生一种剧烈的想离开这个世界的冲动,意识体也会向百会穴移动。这个时候依然定在定中。这些情绪写起来慢,但实际上转换是很快的。再稳定的时候,意识体在百会穴。这时就是一种在身内外交接处一种静定,无喜无乐。这是四禅正定。但我在这个定上很短,因为我的百会穴是开的,这时顶门自然打开,意识体从顶门升出头顶。刚升出时,我下意识地用意念收回,把顶门关闭。随即放弃干扰,任其自然。然后顶门再次打开,意识体从顶门冉冉升起,在顶门上方自然停住,然后四周是一望无际的虚空,非常广大,清净。这是我第一次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的元神出窍。所以修到四禅,就是出神时,后面我还会说我以前不知四禅八定名称时所证的过程来说明。意识体这时定在虚空中,象一颗小太阳,但不是太阳那样似乎很热的感觉,而是一种奇怪的无冷无热的感觉,只是呈红色才显得似乎是热性的。并且它的光不是发射状的,而象粒子波一样,很细密地一层一层排列着向外弥漫的,越往外则越稀薄,与整个可到的虚空等同。这时候的定已经不是定在意识体上,而是定在整个虚空,或者说也定在意识体与定在虚空。本来虚空只是大前方比较大,而上、下、后面则较小,但慢慢各方都在扩。这个变大与身上的经脉有关,那一方通得好,那一方就大。身上的经脉也象过电一样一条条凉麻地闪,通过后,相对的那一角度的虚空就会变大。这个过程不是一下完成的,后面说的过程这个现象也在持续。我让意识回到脑中央,这时的脑袋是不存在的,只是一种能量集合,相对骨头的地方,能量密集一些,其他的地方薄一些,就只有这一种形相,也组不成后天脑袋的那种形状。继续定在定中,十方的虚空还有所扩大,但离圆满还是差很多很多,尤其是后、下方。但境界自已由外空转向内空。整个身体空无一物,也象头部一样,只有一些能量存在,且这些能量光极亮,尤其是对应骨头的地方,因为能量致密,亮度非常大。内空完成后,又自然地转向外空,然后自然地进行内外空的融合。腹部无骨处最容易融合,但最强烈的还是发生在头部。头部那些能量存在被剧烈地融化掉,整个脑袋真正地空无一物,与外虚空等同,唯有一意识体彻天彻地,这时不能说彻内彻外了,因为没有内外的分别的了。这整个过程我都没掺入任何自主意识,全是一种自然地演化。这个境界叫空无边处定,但还不圆满。这时,我想把后面的几个定也一起通证,又向空中请求诸佛加持,立即获得加持,整个身体内充满能量,身体虽然已经没有了,但有一种要胀爆的感觉。这时我把定境从空无边处定转回四禅,定在百会穴处,准备进行识无边处定的跳跃。但是因为我当时把一切都详细记录下来的心念太强,每一分每一秒都已经在边看边写,这个想念太强烈,居然停不下来了(也可能当时有魔障)。因为识是想的根本,识无边处定要证入,必须把初层想断绝。因为有这个想念,所以无法跃升,又因为压制不住想念,反倒生起了烦恼。身体也因为刚才的气机太强烈,感觉消退后反差很大,各种不适的感觉很多。虽然境界依然能不退,依然能住四禅,但已经很不清静,最后只得放弃。然后放下一切,完全放松,慢慢身体才重新起轻安,进入很深的禅定状态,呼吸几乎停止。但我只是随其自然,不去分别住何境界,也不再故意向上跃升。

今天证完这个过程,我才恍然大悟,其实我早就证完三禅、四禅了,只是自己不知。我初次证完的时候,应该是95年。95、96年是我命功最好的时候。那时我打坐,只要状态好,过程都是同样的重复。一般半小时左右,腿上经脉大动,是腿上所有经脉,不是哪一条或几条,并且这个腿中央是空的,是一条能量通道直接接到下丹田。经脉发动后,各气交融,在涌泉穴对接。同时,手上的经脉也会在劳宫穴对接,只是感觉比较微弱。然后呼吸暂时停止,带脉发动。因为带脉发动的缘故,身体会有一种旋转的感觉。定住,不被旋转的感觉甩出来,就会下丹田大开,整个小腹部及腿全部消失,但上半身象正常时一样,实实在在地感觉得到,这个状态很好玩的。住在这个境界之中,再半小时左右,后背各经脉会从腰部向上漫,开夹脊、大椎,然后沿两手外侧向手指漫延。身前的各经脉也从腹部向上,开膻中穴及喉部等穴,然后从两手内侧漫向手指,然后两气在劳宫穴交接。同时,躯体的气机以横切平面整个向上满到中丹田(这已经不是纯粹的中黄直透了)。气机对接时,会气停脉住,肺停止工作,会进入胎息状态(就是下丹田在呼吸,肺不呼吸),胎息的状态能维持较长时间,有时这个境界过了还可以处在胎息状态中。然后,中丹田大开,人的躯体消失,只剩头部。再过半小时,头部的经脉也会再次起动。但这后面境界我进去与出来比较快,所以就没前面这么清晰、稳定。最好的一次是头基本消失,只有百会穴那一片。这其实就已经是准四禅了。且确实从那以后,我就自然而然用意念开顶门,练出神,并且一些神奇的现象也是从那以后多起来的。只是我当时是修道家丹功的,不知道这叫什么,在道家这应该叫“五气朝元,三花聚顶”,只是还差一点点就究竟。接触四禅八定这些名词其实是我近几年的事,以前我都是只证不看这些定义的。近几年为了印证,及也要学习法理才可以宏法,所以才在网上搜了四禅八定的定义来看。但因为我已经超越了三禅、四禅,这么说是因为这两境界与二禅其实并无实质性的区别,所以我常常把四禅当成是比较究竟、比较圆满的二禅,因此我就以为自己还没证到三、四禅。即使这次,从二禅到四禅的转化写是写了比较多,其实就是几分钟的事。这个其实我在2009中秋时就又重新证了一遍,但还是不知道自己证的是三禅、四禅,以为那只是二禅。所以一直依然迷惑,真叫骑驴找驴。(关于2009中秋的实证过程,博客中有详细记载,不再重复,想看的请找20091017的那篇)。另外,我的这次实证中,喜与乐都比较平淡,反应不大,且时间短,这个可能跟我平时的境界有关。初次证到的人可能喜、悲、乐、哭、苦感都很强烈,我曾听一位朋友说过他的实证,在94、95年时他就证到一个境界,就是有一个珠子在脑中央,那个悲啊,无法形容,还有那个哭,那个珠子使劲的撞百会,就想冲出去,一刻也不想在人间呆了。这个就比较激烈。我自己就算是以前也没这些反应的,这个各人跟各人可能是有差别的,但过程应该是一样的。是不是证到真境界,一个取证法就是是不是下坐后,依然会处在那个境界中比较长的时间,第二个取证是是不是渐渐产生神通,如果没有,尤其是这个境界玩熟了之后还没有,说明证到的不是真的。另外两个自己的证明法就是闭眼观自己额前,定在光感处,会不会产生一种七彩类似宝石一样的东西,颜色会变,各种颜色都有,越变越精细,比世上的宝石要好看几百万倍,这个可以一方面是证明你的天眼,另一方面是证明你后天能量的强弱。另一个证明法就是出神飞天,一层一层飞上去,看自己能到几重天,但这个要你有些本事,每重天都有人守,没有人的天层,会有一种飓风守,速度要快过它才能钻上去。每上一层天,人会变细,乃至象苍蝇象蚊子,并且低层天可以显天神象,高层天只能显阿罗汉象。这个各人自己揣磨。

四禅后面还有几个无色定,分别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寂灭定。寂灭定不是四禅八定之中的。前面3个我能证入,后面2个没有证到。关于前面几个定实证情况,我也曾在博客中有记录。这儿就说一下平时我玩境界时的路子,这是不打坐时快速玩的。先把意识集中的脑中央一小会儿(现在才知道这其实就是入四禅),就象人眯一下眼,然后就直接进入空无边处,快速地把空无边处空掉,直接就进入识无边处。快速把识无边处空掉,就得到一个很清明的境界,象真如一样一无所有,言语道断。空无边处,今天的实证中有,不再描述。识无边处是空无边处的下一层,因为空是五蕴之一,地水火风四蕴以空蕴为基础(金木水火四行,组合是后天土,藏在太极土之中,说的都是同一回事)。空蕴下面是识层。识层是一种透亮的类似一种水银一样的有点液体的感觉的东西,它象云一样遍布整个法界。这个东西叫什么,叫无明。就是因为这个东西遮住了整个法界,所以众生皆迷失,因为众生所有根性及作业都由它产生,由它记录,由它流转,没有它就没有众生。十二缘起第一条:无明缘行,就是因为它藏有众生的一切种子,所以才能使众生产生我执,然后才有行作的源动力。行缘识,在源动力的牵引的基础之上产生了行作、变动,然后产生了后天意识。然后才是识缘名色,才有这个名色世界的产生。证到识无边处,才能算是真正了知十二缘起。无所有处,是一个清静的境界,因为没有了无明的遮盖,一切清清白白,明明了了。当然,这个境界还有识,但这个识是清静的,不颠倒的,知而不着的,可以归为觉。只有证到这个境界以上,神通才能清明、真实,否则都容易被自己的无明识层所产生的幻觉所迷惑,也容易被魔在无明识层中造作的幻象所迷惑。但我自己也还不能很好的定在这个境界中,所以对自己的神通也有一定的苦恼,但知道方向与方法就是这个。另外我能进入我称为菩提境界的境界,那个境界比这个细,比这个深,是我在读《华严经》时请佛加持让我了知真如境界到底是何后,躺在床上立即证入的一个境界。也是2009年,至今玩了有3年了,应该是一个真实境界,可以自由出入。至少到目前为止,与我看过的所有有关真如菩提的佛经的描述并不相违。但我还不能了知这个境界与其他的境界的对接,或许只有证完后面几个无色定,且熟练后才能完全明了各境界之间的关系。不过这一段的观点,还只能仅供参考,因为上面几层没证完,而其实深层的东西都有类似性,象空无边处同样具有真如的特点,而无想处之后,会不会还有另一层真正叫无明的东西,等等,都还有待将来证入后去论证。

另外,我最近看到网上有人宏扬修习般若波罗密多的,能宏扬很难得。但所用方法可能不是特有效,如果只是生活中一切都认为是空这样修,从理论上讲,是可以最后证到甚深般若波罗密多的,但其实,从实际上,因为总是跟断相打交道,那么总有个相在,因为你要断相,那么首先就会有一个相,所以单纯地这么修,很容易只是在初禅与准二禅境地打转转,也容易得了类似于空无边处那样的境界而自以为得了甚深般若波罗密多。我建议,更好的修法是平时时时以般若波罗密多心法断一切相,但同时以般若波罗密多心法修证四禅八定,每修一层定,般若波罗密多就深一层,直到证入菩提,便可住在甚深般若波罗密多中,得无生法忍、得不退转大菩萨位。

最后礼敬诸佛的加持,燃身作灯以为供养,并依般若波罗密多法,以此功德与众生平等共有而回向无上正等正觉。

2012/06/10 23:00

今天早上打坐就自然,恢复到平时的状态。回聚脑中央后,很快意识体就出现,然后喜定,然后乐定。这个喜的时间稍长一些,但象昨天的那个悲感、沧桑感、苦感、乐感,都只是一瞬间就过去了,这次是因为昨天的那个详细的过程,所以我能分辨得出这个微细的阶段,但其实整个从上坐到四禅的过程就几分钟而已,昨天那个详细的转化过程就象一般的情绪一样,一晃而过。到四禅后,意识体也不聚结,在脑中央比昨天稍大的一片区域,无形无相,但能知道那儿有意识体,因为它主宰了你,它定在那儿不动。刚进去不久,曾短时间地进入空无边处定,但意识体不向百会走,只是在脑中央,彻照整个虚空。但很快回到四禅状态。然后我就是定在这个状态里,随着经脉的一轮轮放松,越来越清静,越来越深,最好时可以基本不用意念力定它,它自己自然而然地定在脑中央。但还是没达到最清静的状态,就是万物皆无,感觉皆无的状态。这个是我过去有的状态。因为现在气脉的邪气还是没有最后排完。对于禅定来讲,身体气脉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想证到深禅。因为最不容易消除的就是身根与意根,而意根是与身根的气脉运行有莫大关系的,身根清净,气脉平和,意根自然就宁静平定。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过去打坐有个很大的失误之处。就是平时我常常到达那个我认为是二禅的四禅境界时,就比较放松对这个定的坚守,常常因为身根经脉的感受或想根,会晃动。所谓晃动就是一有感受或想,暂时地被感觉与想牵引,但定还并不失,只是松动了一下,感觉与想完了后,又回到定中。其实应该严格地坚守,这样才会越来越深。严格地坚守常常只是我状态比较好,能量比较足时才那样,所以境界也常常有起伏,不能稳步前进。解决了三、四禅问题后,我对禅定的层次问题上没有了疑惑,再加上发现这个问题,估计后面我的禅定的进程将会大大的加快。

我曾在网上看到有人教人禅定,说就坐感觉最好的那几分钟,从状态里出来了就下坐,或搓身上不适的部位,然后再打坐,再入到禅定境界中,几分钟后境界消失了就又下坐,如此反复。这种坐法应该说不是很好的,我劝大家可以尝试着玩,但不能真这么修。一方面,境界是逐渐进去的,不单深层的境界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就是每一层的境界都有圆满不圆满地区别,要达到很深的圆满都要时间。另一方面,气脉是一轮一轮疏通过去的,一般30分钟为一轮,气脉每一轮的发动,人都会先起烦燥感,因为经脉有不通,所以气一足就发胀,引发两套神经系统起不适反应,人就会有烦燥感,这个时候人最容易想下坐,但真正的处理应该是稳住心神,如果已经入定了,就一定要加强意念稳住定境,然后气机自然会发动,冲击气脉的阻塞处,冲击过后,会得到更大的轻安。这样修,你的经脉才会越来越通,境界也才会越来越高。一般发动2轮(不算小轮),也就是一小时多的时间,人都是不会太不适的,3轮轻安过后,可能就再没能量了,这个时间不适感就比较强,不行的话倒是不必再硬挺了,可以下坐。所以修个一个半小时至少是一个多小时一般问题不大的。4轮后还能轻安的就很少了。但那后面我也体验过,2009年闭关时,多次超过5小时,最高8、9个小时,那个后面每一轮发动时就是硬熬,但熬熬会出现另一个境界,因为痛苦的感觉太强烈,忍其实也是一种定(或者说我是定着忍的),所以那种痛苦过后,人会一下子很清静,身体明明了了地存在,但却好象不是自己的,是跟自己无关的东西,那个意识体会变得极其清明,极其湛然,且似乎真正与肉体无关,超然独立。

另外,并不是只有定在脑中央才会出现意识体,定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出现意识体,只是定在脑中央比较容易出现而已。但定在脑中央会出现一个弊端,就是如果气脉不是很好,打坐完又不知收功的话,气血会在头部下不来,会头痛之类的。所以修习我说的这个方法,打坐完要收功,一个是两手从两侧向上,到头顶合,掌心转向下,意想从无穷的头顶高空揽入极清的光能进入百会穴,沿中脉到下丹田,也可以同时意想这个光能沿人体平面,把所有的浊气压出体外。两手到达下丹田后,自然抚在小腹,意想全身的气机,尤其是头部的气机,回聚到下丹田,这样重复三次或9次,也可以随意。然后意想下丹田有莲花,把这些能量包起来闭合,然后用意念,把这一切都压成虚无存在下丹田。然后搓脸,用手指梳理头部,从头到手到躯体到腿拍打一遍。(这个过程还有更详细的收功步骤,我博中有关打坐的文章中也有写过,不重复),不想这么麻烦的话,至少要引气回下丹田,用手把全身抹一遍,抹的时候意想关闭各处穴位。或者是下坐前,把定处移到下丹田,照样可以有超越肉体维度的意识体在下丹田形成的,但这样定一会后,气就会聚在下丹田,下坐后就不会引发不适感。

2012/06/12 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