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实纪》20120325证得菩提心

多年以来,关于佛法,我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一切众生佛性自在,无生无灭,无增无减,无论此众生是佛、菩萨、缘觉、声闻、外道、魔、诸天、人、畜牲、鬼、及天龙八部众,佛性都是共同的一个,既然如此,不因为众生放纵而佛性有减,也不因为众生守戒而佛性有增,佛性永远恒一,并且永远清醒清静,那为什么要去渡化?成佛又如何?佛性依然是那个佛性。多年以来,我的实证境界一层层提高,并证得菩提,以前心中的那些大疑惑也应该说都已经解除,然而就这个根本疑惑,我一直没找到答案。昨晚我在看《华严经》时,终于突然证悟到这个问题,解开了这个结。

前段时间,觉得自己还得再向上到更高的层次中来,又重新开始看《华严经》。关于《华严经》以前只看了前面一小部分,并没有看完,这次是从头看。前天,又想到了这个最根本的问题,但没想出答案。昨晚,在看经文时——我看经文是不借助任何注释,直接看古文原文是没有障碍的,这次本就准备看完后,把《华严经》翻译出来。所以一边看,在理解经文的同时,一边也在脑中用现代的语言表述。在这个表述中突然悟到:渡化众生的原因仅仅是大慈大悲,没有其他任何的原因及目的。其实,关于这个发起大慈悲心,即发起菩提心的说法,也早就看见过,并且看见过无数次。然而,一般在那些语句中,大多都是类似于这样的表达:要成佛,就得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这样的表达句式,会使人误以为:为什么必须要发菩提心,是因为只有发菩提心才能成佛。也就是说,成佛是一个目的,发菩提心是一个手段。所以,为什么要渡脱一切众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成佛,因为积了功德。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理解要发菩提心的原因的,至少我以前基本是这么理解的。我也曾经因为这个原因,发过好些次大愿,象将来要建立比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还要殊胜的佛国之类的。现在看来,这一切都理解偏了。(补:至于另一种所谓的发菩提心是发求无上正真道之心,则更是功利化,理解得更偏。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大悲,因为慈悲所以求无上道,即求佛道。求佛道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有能力实现大慈大悲。)

菩提心,即是见他(它)苦而欲助他(它)出苦得乐之心,即大慈大悲心。这种心念不依附于任何条件及目的之上而自然照射一切。就象太阳,发出光芒不是为了谁、没有任何目的,是一种天然的无功利现象。就象母亲对于新生儿的一举一动的心念中所包含的爱意,是一种纯粹纯净的爱意,天然的,没有任何功利心。而成佛,只是从菩提心出发的各种修为的副产物,是菩提心所驱使的种种行动中自然而然一不小心所得的产物。如果你证到了菩提心,就不会再发任何大愿,因为它不着任何语言及体相却包括了一切诸佛诸菩萨及其他诸众生已发及未发的所有大愿。它就象一颗种子,内藏了任何的根、茎、枝、叶、花、果、实,而一切种种愿,都不过是根、茎、枝、叶、花、果、实中的一种。你发愿:“我要毕竟成佛道”;你发愿:“我要渡脱一切众生”;你发四弘愿;等等,勉强可以说你是发了菩提心,但你并没有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无需发而本然存在、超然存在,无发的痕迹而无时无刻不在发。与菩提等性,无在无不在。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了这个东西,就可以说是证得了菩提心(至少我现在是这么个看法)。如果你发现“似乎”有一个东西,“似乎”在你身内,“似乎”在你身外,恒久不绝地发出这种慈悲善念,就象菩提的那种特性一样,非有非无,我想你是真得了菩提心了,你是一个真菩萨。需要提醒的是,那个“东西”持续不断发出慈悲之念时,没有其他任何念识及思维。

这个菩提心的作用,因为它的超然永存,你会把一切修行、渡化的作为转化成自己本然该有的行为,就象你的一种“欲”望一样(当然是不会执迷于其中的,因为你会处在菩提(本相、本性、真如)之中,菩提心依然只是菩提上的一个浮影)。你没有任何理由不修行不渡化,因为这是你超然该有的行为。当然,也不会退转、懈怠、分别、冷心等等。也不会想早入涅槃而自解脱,它可以带你直接超越声闻、缘觉及外道的自了心理,而进入菩萨道。证到菩提,这个不难,声闻乘、缘觉乘、小乘及外道都可以证入,证入后都会有神通自然产生以作证明。(再次声明:任何没有神通现象的所谓已证道者,都不过是慧入,而并没有实证,凡真实证得菩提者,必有神通伴身,只不过以所证深浅,神通有大小之别。不信请去翻佛经,看有哪个没有神通的弟子,释迦说他已经证果了的,说是证果了的有哪一个没有神通。证得什么样的境界就有什么样的法力,这是法则,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外道亦可以证得菩提,因为只需初禅甚至准初禅就可以得见菩提,即明心见性。所以证得菩提不难,而要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则难之又难,因为必须要有菩提心。菩提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体性并无差别,差别在于前者只是证见体性,并伴有少量的体性功能运用(即神通),而后者,是完全具有了体性所有功能的运用,无一缺失,并能随心所欲运用,即佛十力。这个过程就需要在菩提心的基础上作无穷无量的菩萨行才能完成,一般众生没有这个心量、心力。

2012/03/25 18:20

补充:许多人,从经文或善知识那知道菩提是非无非有等等等等,理解了,便以为这叫证得了。许多人,理解应该象太阳一样无欲无求普照一切,就以为自己有菩提心了。这都不对,这种境界叫慧入。证入,就是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看到了那些“东西”。是完全不同的。看到了“菩提”,一切经文自然开解,因为你是边看着那个东西边理解经文的,一切经文都不过是从种种角度种种层次来对这个东西作出描述。
2012/03/26 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