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护:某人查与妻子及儿子的前世因缘 收2000元

查信息目前暂时一律收1000元/事。查前世只查五世,想多查则每五世加1000元。

(声明:任何案例,本人都将在屏蔽掉必要的隐私信息后公开发表,如果不赞同此条,则本人拒绝承接。)

内容简单,直接看聊天记录。

2021.01.01

附微信聊天记录:

————— 2020-11-08 —————

事主 12:45

*老师,我想查下我与我夫人前五世因缘,我和儿子前五世因缘

我 12:47

哦,查信息都是1000元/事,2件事就是2000元。然后提供相关人员的姓名、年岁、住址、相片就可以了。

事主 12:48

妻子:***,住址:杭州市******************,年龄**岁;
儿子:**,年龄**周岁

事主 12:48

[妻子与儿子合影照]

我 12:49

哦,收到

事主 12:49

已转账感谢*老师

我 12:49

好的

————— 2020-12-14 —————

事主 13:01

*老师下午好,这个月会有时间安排查护么?感谢*老师

我 13:03

怎么啦?

我 13:03

出状况了?

我 13:04

哦,您指您妻子与儿子的事啊?后面会安排的,这段时间这方面的业务都没做。您的是排在后面第一位的。

事主 13:05

哦哦好的,*老师辛苦了谢谢

我 13:07

不客气。拖得有点久了,不好意思。

事主 13:07

最近天冷了,都是中医中药业务,*老师辛苦

我 13:07

嗯。算命与查护方面的业务,后面接着会清掉大部分的。都积了不少了。

————— 2020-12-31 —————

我 23:19

刚才给您查了您与妻子、您与儿子的前五世情况(前一世为最近一世,逆时间查):

妻子

前一世:明末,湖南常德区域。您家还算富裕,也算是一个少爷。家里有一个女佣人(您妻子),与您年纪相仿,稍小一点。您长得比较干瘦,但有点早熟,16、7岁就开始有男女想法了,并且就是喜欢这个女佣(或叫丫环),有一天就强行跟她亲热了。您妻子属于有点呆木、单纯的那种人,虽然,在心里说不上对您很反感,因为您平时对她也还算好的,但就是觉得您这样就是欺负人。所以就向她父亲哭诉。可她父亲不这么想,觉得少爷能看上她,这是她的福份。而您父亲这边,也是比较开明的人,因为您父亲其实并没有什么势力背景,虽然有点钱,俗称员外,但其实也不是很有钱的那种,且都是自己做生意赚的辛苦钱,所以,也可以说是出身贫苦人家的,并不觉得贫苦人就低人一等,没那种势利想法,觉得既然儿子喜欢,那就行。所以,双方父母就撮合了一下,把您俩的婚事给办了。婚后,您妻子才慢慢明白您对他还是有意思的。您俩的相处还是比较融洽,生了好几个子女。前期您还比较辛苦,接手父亲的生意,是一种到乡下各处收一些皮毛回来再卖的那种生意,所以要到处去走。后来,子女大了后,也算子孙满堂了,生意上也固定,有比较好的店面,所以过得也就比较悠闲,算得上是享有天伦之乐的。夫妻身体都很好,尤其是中、晚年,因为境况比较好,所以心事也宽,身体更是显得舒泰。寿命都还算是比较长。

前二世:元朝上下,您出生在重庆这边。因为兵乱,一家子及很多人在山路上向东朝湖北这边逃难。在山路上遇到一个只有6岁上下的小女孩(您妻子),她的父母都已经饿得倒地就要不行的样子,所以,她也不知该怎么办,只是在那儿哭。也没人理她,大家都是尽着自己逃命,谁也顾不了谁。您当时14、5岁左右,看她实在可怜,心里就总觉得不忍,就要求父母带着她走。您父母就您一个儿子,所以很宠您,并且您父母还有点家底,包里带有盘缠及干粮(到平原后还有能力雇驴车),所以一方面看您坚持,一方面也看这小女孩心有不忍,所以就带着她走。她父母见有人能带走,也是千恩万谢的,只要女儿有活路就好,那时顾不了那么许多。但其实她父母当时都没死。她父母年岁要大得多,当时就看上去近50岁了,饿得很干瘦,皮包骨头。当时,也是不抱希望了的,女儿走后,他们就半走半爬爬到旁边一座很高的山峰上的寺庙里。当时,这个寺庙里有一个能力极厉害的高僧在,整个山峰有日冕圈,并向外射光,所以这个和尚境界还是很高的,能量大,(看上去他跟我很有渊源,但不是我,只是我的一个熟人)。所以,这个寺庙是受神灵庇护的,就有粮食吃。也不是什么细粮,就是长有一种象地瓜、芋头之类一样的那种茎块果实,山顶那一片很多,所以,饿是饿不着的,所以她父母有得吃就活下来了,当然也不可能再找得到她。您家带着她,一直走到湖北巴东那片区域(从万州这边过来),当时,局势又安定了。您们就在那儿落家,您父亲也重新操持他的生意,很奇怪的是,也是到乡下到处收购皮毛来卖的那种生意,也不单是野物的皮毛,羊、狗、牛等等的都收。生意还行。但您并没有跟您父亲学做生意,而是务农及养些家禽家畜之类,一生就这样种田为生,偶尔把坐的东西拿到城里市集上去卖。您与您妻子则安定后不久就结婚了,反正她也没有地方去,大家一起玩大的,都知根知底,也处得比较融洽,您妻子还是那样有点单纯及略有点呆笨的人,心里、脑子里想得不多,简单,所以大人们怎么安排,她就怎么做,结婚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婚后夫妻还算比较恩爱,共同操持家计,虽然日子比较清贫,但也没影响什么。您到50岁左右身体就不好了,倒床上了,靠她来照顾。她照顾长了,自己也不行了,病倒了。所以,寿元都不长。

前三世:唐朝,在洛阳附近的一座比较繁华的城镇,您与您父亲牵着牛到城镇里卖些农家物。在要回去时,您在街上看到有一个女孩(您妻子)在买那种有图画的小团扇,就非常喜欢她。其实那个女孩很胖,而您与她也都只有13、4岁光景(够早熟的)。然后,您非得要您父亲与您一起跟着她走。她家也是在乡村,并且恰恰是在您村到城镇的路边上,所以,您后来就有事没事去找她玩。到了宜婚年龄,就去提亲。她家也是很一般的人家,本来女儿长得胖,怕没人要,有人提亲,并且家境与自家也差不多,不算特别的穷,那自然就答应了,所以您俩就成亲了。不过,这一世您妻子的性格与前面查的两世的性格完全不同,这一世是被父母宠坏了,嫁过来后,很挑剔,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嫌这个不干净嫌那个不干净,还常常耍小性子,要回娘家什么的。但您总依着她。后来,年岁较大一些,懂事了一些,则稍好一些,但耍小性子的事还是不时会有。这一世,也就这样平平凡凡,您基本就是务农、卖点农产品、及帮城里人打个杂什么的。身体还好,您妻子先不行,您多活不少年,近七十吧。

我 23:19

前四世:还是唐朝,在甘肃陇南区域。您年轻时身强力壮,主要是打猎兼务农为生(这一片人当时都这样生活),打得肉就留下吃,皮毛等拿市集去卖。当时18、9岁,与您谈恋爱的一个姑娘(您妻子)长得还比较漂亮,就是非常容易耍小性子。这个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她先天心脏有隐疾,老痛,尤其生气时,所以她老觉得别人关心她不够,就很容易生气耍小性子。不过,您脾气还好,都能顺着她。后来,她总算觉得您靠得住,把心思安定下来。后来也就真正嫁给您。不过,好景不长,生第一胎她心脏就受不了那种压力,难产死了。孩子虽然在她死后剖出来,但因为曾缺氧过,过2天也死了。

前五世:五代十国时期,在浙江江山与江西交界的地方。您从小在村里就跟一个同龄女孩(您妻子)玩得很好。到5、6岁时,她父亲死了,而她母亲不检点,招野男人,所以全村人都很鄙视她家。包括您父母,不让您跟她来往。您那一世是比较听父母话的,但也只是表面上不来往,还是时不时会偷偷跑去跟她玩。年长后,她家由于一直被村里人排斥,所以她除了您也就没有别的朋友,更没有接触过其他同龄男性,所以早就把一门心思放在您身上。只是,您父母坚决反对娶这样的人家的女儿。您那一世说好听点叫属于孝顺比较听父母话的,说难听点叫没有多大主见的人。所以,您也不知该怎么办,更不敢去抗争什么的。她心里也都很清楚(这一世她头脑还挺清晰的),也知道您的苦衷,只是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很苦。后来,她选择了跳河自杀了。所以把这五世倒着看,也就是依时间顺序从前向后看,那前面几世您与她的一些状态的来龙去脉就很清楚了。

我 23:19

儿子

前一世:清朝,在天津与北京之间区域(一查地图,还就是武清区,就是您现在住的地方)。那一世,您儿子就是您儿子,很乖巧,常常要拉着您的手牵着您跟他玩。您那一世是清朝的官员,妻子还是满人的,有那种清朝格格那种板冠的。不过,您很年轻就得病暴亡了,很突然。当时,儿子才6、7岁左右。并且,这一世,似乎您今生妻子的鬼魂是跟着您的。

前二世:明朝,湖北襄阳区域。您是一位那个区域的将军,当时有一个老父亲送他的孩子(您儿子)来当兵,您很赏识他,也算得上得力助手,不是父子胜似父子。后来,您的一位官场对手想抓住您把柄把您掰倒(看情形有可能是朱棣时期朱家换主的那场风波期),然后您的儿子挺身而出把一切事都揽在自己身上,说都是自己干的,您不知情。所以,您得以脱身,保住一切。但他被执行死刑,这种刑法是乱枪捅死,我也不知明朝有没有这种法典上的行刑法或只是私刑类。他至死都没有怨恨您,觉得是应该的。

前三世:唐朝,河南商丘区域。您家比较富裕,您也算是个富二代,当时,27、8岁左右,穿那种书生常穿的长褂,摇着拆扇,在一个风景区游看。那个风景区里有一座塔,塔里住着一个病得很重的中年僧人,带有一个只有5、6岁的小和尚。因为僧人知道自己病很重,可能不久人世了,很为小和尚担忧,看您也算风度翩翩很有教养的样子,就希望您能收留这个小和尚。您根本没在意于这些事,没同意。这个小和尚挺懂事的,就默默地跟在您身后。您觉得这孩子也确实挺乖,也是于心不忍,于是就把他领回家了。小孩很懂事,知道得来不易,也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事,应该回报。所以,家里、院里各处打扫等杂务他都干了,很卖力气,不怕辛苦。您看在眼里,觉得这个孩子也是挺难得的,这样有点耽误了。所以,就安排他去读书。孩子读书也很刻苦,但奈何本身素质有限,智力智慧上限不高,任凭怎么努力,也是没法有多大的造诣。您有点失望,对他也就不那么上心了。后来您就去巴蜀之类的地方去游历。这期间,小孩就跑去照顾那个病和尚。那个病和尚以前虽然病重,但没死掉,只是腰以下基本没法动,所以整天坐在塔门口(塔内很小,本身就只能容一人)。您回来后,听说小孩的事迹,又觉得总还有长处在,所以对他看法就又好一些,但也没有非常上心。您之所以失望是因为您自己的孩子夭折了,本有点想把他当儿子看待。就这样,您与他的关系就在不冷不热中维持着。一直到您老了,病倒在床上,小伙子照顾您非常周到,您心里的看法才又改变,觉得这孩子还是很难得的。您死后,您就把傢私传给了这个小伙。他也没有拿这个钱去花天酒地的,相反,很多都捐了寺庙之类的。

前四世:隋末唐初左右,山西运城区域。您是一个大寺庙里的武僧教头,带着很多和尚徒弟练棍,很象《少林寺》电影的那种场景。这些小和尚中有一个就是您的孩子。他的资质还是比较差,虽然很刻苦,但就是掌握不了要领,练不出来,所以常常自己在那哭。您就得常常悉心开导、解说。所以您俩走得比较近。后来,有一次,您爬悬崖采药,不小心摔下来了,右胯骨用现在的话来讲属于粉碎性骨折,幸亏您是练武的,体质好,所以身体恢复倒没有什么问题,但这个腿就基本完全废了,只能拖着走,生活只能半自理。所以,从那以后,您的生活基本就是这个徒弟负责的。负责照顾您的饮食起居、到外面透气、逗您开心等等,一直照顾到死。所以您临死时很感动,觉得自己虽然是个和尚,但他就象您的儿子一样,真是太难得了。

前五世:汉末,太原靠黄河那边。您是一位知县或知州级别的官员。黄河泛滥,您有一次去视察,在河边的瘀泥里发现被河水冲上岸的几人,其中象父母的已经死了,只有一个小孩还有点气,然后您就救了他,把他领回了家。这小孩7、8岁光景,刚开始,他因为在水里曾缺过氧,用现在的话来讲,脑细胞是有些死亡了的,所以就显得有点痴呆,但跟真正的痴呆有区别,他懂事理,只是脑子转不动,反应很慢。年岁大一点,稍好一些,但还是有这种后遗症。长成小伙后,他就当了您衙门门口的卫兵。您比较忙,是您的夫人帮忙给他张罗的婚事,所以他很感激您家。后来,世道就开始乱了,有些地方起战祸(似乎是黄巾之乱初期),您一方面是操心政务,一方面也是担惊受怕,不小心感染风寒,一病不起。临死前您就把您的家眷交待给他,叫他好生照顾。您死后,他很尽心尽责,虽然战乱起后,人们是颠沛流离,但您家人在他照看下,至少没怎么遭罪,最后辗转迁徒到许昌,在许昌定居。这些家眷中似乎有一个是您今世的妻子,您当时好象有两个妻子。

纵观这五世,您孩子可能有这三个特点:一、德行比较好。二、情商比较高,懂事。三、智商智慧差些,学习能力不足,悟性不高。

事主 23:38

*老师,感谢您晚上的查护 有一个小疑问,我现在住的地区是 杭州啊,不是 北京和天津之间啊,是和其他人弄混了?

事主 23:38

[留言信息截图]

我 23:58

哦。想错了。武清的不是您。是当时脑子思路出错了。

我 23:58

其他的没有问题的。

我 23:58

写文字时脑子思路错了,一看是武清,就当您是那个在武清的人了。

————— 2021-01-01 —————

事主 09:11

好的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元旦快乐

事主 09:24

*老师,我确认下,您帮我查看的这十世,我都没遇到佛法,学佛和修行么?

我 15:38

有啊,您不是还当过武僧教练的么?那一世就是正儿八经的和尚啊。

事主 15:43

哦哦,好的,佛法真是难遭遇,谢谢*老师回复

我 15:58

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