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者:*老师,读圆觉经的时候发现金刚藏问佛的问题一直是我一直以来想弄明白的,但是我太愚笨,佛的回答对于我来说实在是晦涩难懂,您能否为我解释一下佛的回答?
问者:“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覆,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善男子,譬如患翳,妄见空华,患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经文我译: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译文:于是,金刚藏菩萨在人群中从座位上起来,头磕佛脚(顶即头顶,礼即磕礼),然后右转绕佛三圈,然后长跪在佛前合什礼佛说道:“大慈大悲的世尊,擅于为一切的(在座)菩萨大众,宣说发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的来由、法理、修习次第等方便教义,为广大众生,开发智慧消除蒙昧,在座的大家,都承听佛陀您的慈悲教诲,就象虚幻的眼翳一时消除而清朗,智慧的双目变得极其清净。世尊,如果广大众生本来就是佛,什么缘故重新有了各种无明?如果广大无明众生本来就存在的,是什么道理如来又说众生本来是佛?十方的众生本已成就佛道,后来生起无明,那一切的如来什么时候重新生出一切的烦恼?但愿世尊不离极广大而无可遮挡的大慈大悲之心,为众菩萨开说这种极深邃的秘密奥义,并为未来一切众生能得闻这样的般若了义法门,永远断除疑惑。”说完这些,金刚藏菩萨,五体投地地礼拜佛陀,象这样请求了三次,做完又做。}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译文:这时,世尊告诉金刚藏菩萨道:“好啊!好啊!善男子,你们竟能为广大菩萨及未来众生问法于如来极深邃的秘密终极教义,是众菩萨最高明的教导了义大乘法门的方式,能够使十方世界修学中的菩萨及广大的未来一切众生得到坚定不摇的信心,永远断除疑惑。你现在好好听,就给你说。”这时,金刚藏菩萨听佛说后满心欢喜,与广大法众一起静声恭听。]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覆,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善男子,譬如患翳,妄见空华,患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译文:善男子,一切的世界,是从始至终都在生灭之中的(一直都在生灭之中的),前前后后有有无无,因聚与散而现生起与消亡。念与念是延续不断的,一直这样循环重复下去。这中间的各种取舍的想法与作为,都只是轮回中的一种表现。没有跳出轮回而想要分辨出觉性的人,他的觉性,在他分辨的同时就与分辨的行为一起流转而入了轮回相中了。如果想这样就免除轮回,是没有这种可能的。譬如转动眼睛,就能摇动清水(看到清水在摇晃,但意义更深);又象定住眼睛不动,拿个火把在面前画圆就可以看到一个火环而不是一个火把;云的飘动导致看起来象月亮在移动,船在前行却象岸在后退,都是这样的。善男子,各种运动没有停止,如果有一个物体想先独自静住,这都不可能,更何况一直象轮子一样运作不止的生死轮回中的污浊凡心,它从未清净过,用它来臆想佛的圆通觉明而不会变化的状态,所以你们便生出这三个疑惑。善男子,比如生了眼翳,无端地看见空中有个花朵,眼翳如果消除了,不可以说道“这个眼翳已经灭了,什么时候还会生起各种眼翳来?”。为什么?翳与花这两者,不相干的缘故。也象空中的花朵消于在空中时,不可以说道:“虚空里什么时候再现出花来?”。为什么?空中本来就没有过花,根本就没有出现与消失过。生死涅槃等,就相当于这个翳与花的出现与消失,神妙的觉性圆通觉照之时,是脱离于花与翳的,(阐述:眼睛的觉照之性是脱离于花与翳的,花与翳都是觉照之中产生的幻相)。善男子,应该知道虚空不是一会儿有,一会儿没的,更何况如来的圆觉之性随顺而出而生成了虚空的平等本性,(所以,如来的圆觉之性更不会一会有一会儿没,而是恒常且稳定,如如不动的)。(虚空的平等本性,指虚空位置无论有东西在还是没有东西在及有什么东西在,它都是那样的存在,不受到任何影响。比如你在一个地方无论是放人、物件、空气,等等,都不会影响这个地方空间的存在及它的属性)。善男子,就象融炼金矿,金子并不是因为融炼而产生的(矿里本有),一旦融炼成金,就不会再变为矿,经过无穷的时间,金的性质是不会变化的。不应该说道:“”。(这儿明显是少了一段,照文意,应该类似“不应言说:金既成金,何时更复为矿”)。(金子)本来就不是成就(融炼)而成,如来的圆觉之性,也是这样的。善男子,一切如来的神妙圆通的觉心,本来就没有菩提及涅槃的概念(说法)的,也没有成佛及未成佛的概念(说法)的,没有随幻相轮回及不轮回的概念(说法)。善男子,就算依各声闻道所圆通的境界——身心语言都全部断绝而灭除,终究是没有能力到达他亲身实证中所出现的涅槃觉境的,更何况想以轮回中的心生出轮回中的见解而想深入于如来的大寂灭觉海之中,终究是不可能到达的。所以,我说一切的菩萨及未来众生,要先断掉无始已来的轮回根本。善男子,凡作思维,都是从执有之凡心而生起的,都是六尘的妄想的攀缘之气,不是真正的觉心本体所发,这本来已经象空中的虚花(翳花)。然后又用这个思维来思辨(臆想)佛的境界,就象虚空之花又结出虚空之果,妄上加妄,要不得(文译:没有这样的)。善男子,虚妄的轻浮凡心,多出各种自作聪明的见解,不能以此来成就圆觉法门。象这样建立在分别相的空论,并非如法的真问题。]
其实,就算翻译了,看不懂的还是看不懂。况且,释迦佛也没有正面回答那些问题。总的来讲,释迦佛的回复主题思路是这几个。
一、世界的一切都是运动着的,都是生灭着的。因为运动,所以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都不是真相。既然连真相都看不到,那么又怎么用这种看凡相的真相都看不到的后天垢心来思考佛的圆觉之心呢?所以,你们就有了这些问题。(旋,就是指运动,一切的事物都是靠旋转而存在的,如果不旋转,则立即所有的东西都坍塌了,宇宙就消失了。正因为一停地旋转,所以就迷失了。只有极其静止,才会找到最根本的真相)。
二、圆觉之性,与幻相的关系,就象眼睛的觉性与眼翳及眼翳形成后眼睛看到的空中的翳影的关系。眼睛的觉性、眼翳、眼翳所成的翳影,这三者,都不相干。然后又象虚空,虚空是一直恒定的,不会一会有一会没,一直在那儿,那个地方有没有东西,空间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分放了东西的空间与没放东西的空间的区别而已。而空间的这种性质,本来就是觉性生化出来的,空间都有这种性质了,当然觉性更是具有这样的性质了。觉性又象金矿炼出的金子,一旦金子炼出来了,就不会再成为金矿。并且金子也不是矿生成的,而是矿里本来就有金子。
三、如来的圆觉之性中,并没有什么菩提涅槃、成佛与没成佛、轮回与没轮回等等之类的概念,没有这些分别。这种境界。就算是大阿罗汉以他的实证境界,也无法进入,但何况平凡的常人想用脑子思考来想明白什么是觉性。人一起思维,就已经在起妄心了,这就已经是象翳影所成的翳花了,然后靠这种思维来臆想圆觉之性,就象在翳花的基础上还结了个果,这就是妄上加妄了,这种小聪明是要不得的。然后,就数落金刚藏菩萨:你这个问题是建立在分别心的基础之上的,本来就是个假问题,不算一个正儿八经的问题。
但是,你看懂了吗?知道那三个问题佛的答案是什么?肯定看不懂。佛经有很多这样的弊端,说半天,似乎在回答问题,其实即似乎啥也没回答。很多情况下是不合常理交流逻辑的。这个呢,可能跟都是对话,即时交谈有关。不象我,可以坐在这儿组织文字。那时也没有著书立说的条件,否则可能会对各种问题阐述的比较全面。
这三个问题呢,大致是答案是这样的:
一、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
答:说众生本来是佛,是从佛性上讲。其实从佛性上讲时,佛性与众生这两个词语是不能放在一块讲的,把众生与佛性两个字放一起讨论的人,释迦会说你:“如是分别,非为正问,无有是处”。因为讲佛性之时,就没有众生的存在。讲众生的时候,佛性就不是佛性了,而是烦恼(无明)了。没有烦恼(无明)不叫众生,有烦恼不叫佛性。所以,众生与佛性,就象白天与黑夜,是永远不会同时出现的。提到佛性,就不能讲众生。提到众生,就不能讲佛性。所以,这个问题是一个假问题,“非为正问”。众生为什么从佛性化出来,这个我在《齐天正法》中有详细阐述了。大致上就象此经中说的,清明的眼产生了眼翳,这个眼翳幻出了所有的幻相。为什么产生眼翳,就是无缘无故的一妄念。什么叫无缘无故的一妄念,就象你盯着一个字看,稍看长一点时间,就不认得这个字了,这就是无缘无故的一妄念。佛性在清明之中,类似于这样一乱神,就产生了一个生灵甚至于一个世界。并且,一直持续着。前看不到头,后看不到尾。
二、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
答:这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已经说了,个体众生不应该说是本有的,而有起点、有终点的。
三、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答:这个问题先要搞清楚,众生成佛,这个佛是指个体,不是指佛性,也就是说,这个佛是一个具体的众生。只要是具体的众生,就依第一个问题来回答,即佛与佛性是两回事,说佛就不能说佛性,说佛性就不能说佛。所以,个体成佛后,在佛性上,就契入大体了。从这一点上讲,他就消失了,因为佛性里面没有众生,所以也不可能有他。所以,佛性之佛,即法身佛,是永远不会再变了,也不会堕落之类的了,(并且本来就没有堕落过,就算是三恶道中生灵,佛性还是依然是那个佛性)。但如果他还有个体身在,则就是一个众生,就会流转,也会重新堕落,只不过,这是形式上的堕落,实质上不存在堕落不堕落,因为实质上的法身佛的佛性世界里,连众生、菩提、涅槃等等之类都没有,哪来什么堕落与不堕落。搞清楚这个问题,就可以回答维摩诘问弥勒而弥勒无法回答的问题:“佛说你本来是佛,又说你下一世成佛,你到底是什么时候成佛?”。
为了理解这些问题,我给你们作一个比方。比如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式,但水的内在结构永远是水分子(H2O)。讲佛性的时候,你要讲水分子,而不能说冰、水、水蒸气等概念,因为冰、水、水蒸气都是相,你不能把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放在一起来讨论,更不能把水分子的性质参数,用来描述冰、水、气,反过来也一样。你可以说水、冰、气中含有水分子(众生皆具佛性),但你不能说水分子什么时候变成水、冰、气(水分子是不会变的,即佛性不会堕落成众生),也不能说水、冰、气什么时候化成水分子(可以讲众生修成佛,但不能讲众生修成修性,可以讲重识佛性,这里的佛指重识佛性的众生。概念先要一个一个讲分明),因为水分子永远是水分子,它没有水、冰、气等特性,没有这些相。水、冰、气都只是相,它与水份子不在同一范围,所以水、冰、气无法化成水分子,因为它的内在本来就是水分子。水、冰、气三种形态,就相当于六道。而水的多少、冰的多少、气的多少,则相当于六道众生各自的福德、罪业的多少。如果还看不懂想不明白,我也无能为力了。
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