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护:某人查修行方面连续五世(有邪灵转攻的事) 收1000元

查信息目前暂时一律收1000元/事。查前世只查五世,想多查则每五世加1000元。

(声明:任何案例,本人都将在屏蔽掉必要的隐私信息后公开发表,如果不赞同此条,则本人拒绝承接。)

在整理文章时,才发现,没按事主的要求查。由于时间拖得比较久,搞忘了,查时直接按修行方面连续五世的模式查了。不过,其实这样查更有参考价值,就这样吧。

事情简单,直接看聊天记录。

2020.08.14

附微信聊天记录:

————— 2020-08-01 —————

事主 16:48

另外,我也想请您帮我排上队 ,有时间了看看我是否有与修行有关的往世,烦劳您了????????????

我 16:56

您自己查与修行相关的连续五世是吧?收费是1000元/事。

事主 16:56

需要是连续吗

我 16:57

不连续就无法确定怎么查啊

我 16:57

是查与修行相关的连续五世,不是查您时间上的连续五世

事主 16:57

哦,好的。那我先付我的

我 16:58

嗯。然后您把您住址、相片(自拍即可)发过来就可以了。

事主 16:59

好的,就是说都是有修行的五世,但是中间也许会间隔着没修行的对吧。

事主 17:00

是会选出较有修行的其中五世是吧。

我 17:01

对。只往前查与修行相关的五世,与修行无关的会跳过。

事主 17:01

[应用消息](付1000元)

我 17:01

[应用消息](收1000元)

事主 17:03

了解了[愉快] 就是选出相对自身境界较高的修行的其中五世。

事主 17:03

也许没什么境界[汗]

我 17:03

不是啊,只与修行相关的就算,不一定是境界高。您是非要查境界高的五世?

事主 17:05

是的 [害羞]也许最近的修行都不精进

我 17:05

哦。好吧。也可以这么查。

事主 17:05

麻烦您了[抱拳][抱拳]

我 17:05

不客气,应该的

事主 17:06

我知道这会增加您查看的难度。

我 17:07

也差不多,没增加多少。

事主 17:07

时间会较远应该

事主 17:07

[表情]

我 17:07

对。容易远,稍为费力一些。

事主 17:09

可否其中一世选离得最近的,不管有没精进,另四世再查相对有认真修的[调皮]

我 17:09

。。。。。好吧。

事主 17:09

如果太麻烦就不用

事主 17:10

[表情]

事主 17:10

[跳跳][跳跳]

我 17:10

查起来还是差不多的。

我 17:10

不客气

事主 17:10

[抱拳]??

事主 17:13

我的住址:福建省*******************************

事主 17:19

[相片]

我 17:19

收到

事主 17:19

[表情]

————— 2020-08-13 —————

我 00:10

刚才给您查了与修行相关前五世(前一世为最近一世,逆时间查):

前一世:在河南汝县一带(是事后对照地图看),您出生在一个比较贫困的家庭。父亲瘫痪在床,母亲也没有什么本事,干农活也干不太好,您下面还有一个弟弟,所以一家过得很紧张。您脑子不怎么聪明(但又不属于愚笨的那种,从所查的诸世看,您是总体上有点笨,脑子象结块了一样,头上部及周边总是结死象石头一样,但脑中央则又比较灵敏,所以在智力上,既笨笨的,但又有一种机灵劲在),但很懂事,虽然年纪才6、7岁,但很知道母亲的不容易,很想帮家里做点什么,但是又不知该做点什么。那附近有一个尼姑,对您挺有好感,就希望您能跟她出家,您也很认可,因为这样就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所以,您就出家了。出家后,吃得比家里好得多。然后您就常常给家里拿东西,被尼姑说了一通,说这些是施主看在她们是出家人的份上送的,不是送给她家的,她不应该这样。但是,您这个情执很重,就是很受不了家里人受苦,所以就一直还是给家里拿东西。您师傅虽然对您有看法,但也懒得管,睁只眼闭只眼算了。直到您弟弟长大能当家了,您才不再往家里拿东西。然后才静下心来学佛法。但是脑子笨,学不过去,着急也没用。这时,庙里来了一个挂单的和尚,这个和尚就是我,并且跟前不久刚给别人查时查到过的一个在平顶山附近出现的拿沙僧那样的方便铲的修为很好的和尚是同一个人。然后和尚就教您长智慧的方法,那就是打坐。您听说能长智慧,就很乐意学。和尚走后,您也比较认真地练,笨又一根筋,反而能吃苦,所以还真练得不错,很快头部经脉就开了,就变聪明起来了,学佛经就学得进去了。但是,您只以为那个就是为了开智慧用的,并不知道那是真正的修行。所以您觉得自己聪明了,能看佛经了后,反而不练了。加上,您那个尼姑师傅本身也是学经为主,偶而也静坐一下,但根本没有什么境界,所以也没有人告诉您这才是该修的。然后您也就这样以学经的方式,修行了一世。偶尔有静坐,但都是心不在蔫的。

前二世:基本上是前一世的连续的前一世。您是一个仙女,跟一群仙女一起,到处采花瓣采甘露,然后酿制香精、化妆水一样的东西。没有什么地位,也没有什么辛苦,就这么简单、快乐、平宁地日复一日地活着。没有什么好说的。这一世,我与您也有交集。因为您们在采花之类时有时会碰见我,会跟我打招呼。您对我的印象比较好。

前三世:在“前一世”的更北一些的地方。您很小就出家了。出家的原因是因为您小时就得了一种怪病(被一只大癞蛤蟆附体),要死不活的,所以您家人就只得把您送到寺庙里去。送到寺庙后,您就慢慢好了。这一世,您头脑是比较灵活的。学佛法还算学得不错的,虽然其实还是有些偏执、臆想的,但您自己认为自己是比较通达的,也因此颇有一些小得意。但这一世也仅止于此,周边基本都是这样空论的,风气如此。

前四世:这一世,您在华山西北处的一个城市,您父亲还是一个武将,家里是一个大府邸。您还是一个姑娘时,有一天,您出去在一个店肆里买东西,有一个纨绔子弟要强奸您。您就拼命反抗,并拿一把象小水果刀一样的刀子乱戳,结果就戳中了对方的颈动脉。刚开始对方并没用立即死,当时您父亲也赶来了,就把您带走了,那人就在街上流血过多死了。因为您父亲有地位,加上这事本来就是对方作恶,所以官府的人收了尸就不了了之了。但是,您则得了杀人后遗症,就整天在恐惧之中,加上那个人的阴魂也来缠您,所以您就越来越不正常了。所以,您父亲也只得把您送到华山北面的一座大寺庙里。这个寺庙会有天神下来护法,所以您就慢慢正常了。但是也不敢回去。当时,还有一个小将比较喜欢您,与您父亲都希望您能回去,所以,您也略有些纠结。后来,您尼姑师傅,出于多方面原因考虑,就带着您往楚、巴、蜀区去云游了。后来,大约在巴区的一座不大的寺庙里,您遇到一个比较瘦小的老和尚,这个老和尚佛法理论还可以,境界也有一点,但是全身发毒疮,流脓恶臭,并腿脚瘫痪,所以您就发心留下来照顾他。这个老和尚身上的邪灵就是那只大癞蛤蟆。后来,老和尚过世了,您就在这个寺里当主持。就这样过一生。也只是学些佛法,并没有什么实修的东西。

前五世:这一世时间就比较早了。您在天上,在我在查其他人时说过的在天上西边的一个仙山道场中。您大约13、4岁左右,也是脑子既有点笨,但性格又有点精灵古怪的那种,跟谁都爱调皮捣蛋,师兄弟们都觉得您小并可爱,都让着您。但是您就是玩,不修,整天脑子里没正事。后来,玉帝这边就把您召去到一个宫里做女红,就象我们民间的那种刺绣一样的活。后来,好象也就这样,并没有怎么修道。只是也会有法会之类的,然后您会听到那些人讲经说法。而您先前在的那个道场,那时不是我主持,但我也偶而会去讲法(以道家身份去)。

总的来讲,从诸世看,您脑子常常既笨(就象少根筋似的)又有股机灵劲,怜悯心比较重(包括拿寺庙里的东西给家里人,并非出自贪心),一直也只是学学经文,没发现实修过,没有什么实证境界。

事主 09:13

*老師早上好,谢谢您??一方面很高兴了解到自己的往世情況,而且还有三世与您同在一世,感恩前一世得遇您教我打坐,帮我开智慧,还真的很有缘啊??[抱拳]一方面又为自己几世都沒能好好实修而惭愧..。

事主 09:21

您描述的少根筋,怜悯心还真的挺象我,就是沒感觉到自己有多少机灵的时候[捂脸]

事主 09:24

愿今世能珍惜为人身的机缘,多向您学习,好好实修…??????

事主 09:33

*老师,您大概能知道我前一世和或几世中能感知到是在什么朝代吗?还有您说的天上是指三界內的天人道吗,不是法界对吧,好奇自己还曾有这样的轮回经历[调皮]

我 16:20

您的机灵劲在前五世时表现比较强,但在前一世时就比较弱了,但前一世还是比较懂事的,这个懂事倒也不是说智慧很通达,而是在生活中还算能心里明白。

我 16:29

前一世是指宋末元初阶段,然后中间几世是比较紧凑的,前四世可能属于汉朝明期。前五世就比较早了,比较久远了。

我 16:30

文中说的天上,都是指天人道。

事主 17:19

明白了 ,谢谢*老师耐心解答[抱拳]看來我宋末元初至今都沒有机緣再修行呢,而且我几世都是女身,在人世的三世都是出家到寺廟尼姑庵的因緣,是不是都需要出家才有修行的可能?前三世我也是女身吗?我被前四世的老和尚身上的邪灵附体,是因老和尚去世后,邪灵转而附在我那一世,我死后随我于前三世转生时继续依附着导致生病是吗?后来邪灵离开了吗?我在前四世最后在巴区那个小寺庙不是尼姑庵,也可留下身为女身的我是吗?不好意思,又是一堆細碎的问題麻烦您[抱拳][害羞]

我 17:46

修行是不是非要出家,这个看您自己。能静得下心,则哪也可修,静不下心,则那也难修。当然,出家尘缘牵制少,一般情况更容易有助于修行。。。。。。您都是女身。。。。。。。。老和尚死的那一世,邪灵没附在您身上,应该是您有功德力,它附不下。而是在后来您再投凡俗时的婴灵期就找您算帐。。。。。。那个寺里就一个老和尚,是尼姑庵还是和尚庙分得没那么清楚。过去条件那么差,哪有分得这么清楚。不要说云游僧人,就是一般旅客,有一个地方过夜,都得照顾,哪还分什么男女,不然住野外?还是到现代住旅馆?

我 17:47

巴区都是山,就算想住野外,那时候的山,敢住吗?

事主 17:53

嗯嗯,明白了,是的,就如惠能说的:"若欲修行 在家亦得 不由在寺 "谢谢老师您的指教[抱拳]??

我 17:57

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