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拿破仑传》有感

《拿破仑传》 德国 艾米尔·路德维希 著 梅沱 张苹 徐凯希 王建华 译 花城出版社 49万字

拿破仑的一生,是颠倒的一生,少年时急于成势,不守道义地在两个阵营反窜,就象一个小人,或许这也是在他危难之时,其部下反水的一个原因吧。由于急于功利,整天梦想着统一欧洲征服印度,却不去思考一些基本问题,所以在用人上出现了极大的问题。一方面是滥用家人,滥用家人也就罢了,居然不去约束,施恩招怨,不但搞坏治政还失去战机,最后还搞得兄弟反目。另一方面不束妻子,不知择妻之不慎甚于择友。第一任妻子放荡淫邪,奢侈无度,却不知断义。第二任妻子纯粹是为了名声与政治目的而娶,在他流放圣赫勒拿岛后,无论他怎么写信,她都未有回复,却去跟一个军官公开同居。而在第二任妻子之前,有一位天使一样的情人,他却不去立后,而她在他两次流放,及滑铁卢大败时都去看他。不立后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她出身不贵,他却忘了自己的出身也贵不到那里去,他很明白她的感情的纯真的情况下,不去立后却另娶连面都没见过的政治妻子,简直是倒行逆施。不说感情,就以他功利性的目的而言,一个好妻子可以增加他半倍的精力,而一个坏妻子可以浪费他4分之3的精力,出身顶个屁用。三是不远小人。他明明知道他的最得力的两大文臣——富勒与塔列朗里通外国,且曾阴谋政变,在他得到确凿的证据的情况下,居然一点事的都没有,原因是政务上离不开他们,却不知地球就是没有了他拿破仑也是照样会转的这个道理,没有了这两个人他的帝国就不转了?实在是一种可笑的处理方法。结果在俄国战争中,因为富勒的谍报,俄皇在准备投降的情况下,知道了他的部队的困难而改变主意,造成了俄国战争的彻底失败,也是他帝国下坡的开始,如果他赢得了这场战争,欧洲的历史将改变,而滑铁卢也不可能有什么战争。在法兰西战争中,他的这两个宠臣与得力元帅拱手让出了巴黎,并逼他接受退位与流放。自己为自己掘出了一个好坟墓。由此可见他除了那征服欧洲的狂想与天赋的军事才能外,在这些基本问题上简直是一个白痴。在他第一次失败,流放到厄尔巴岛后,他才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也大致思考明白了他失败的原因,从而从厄尔巴岛逃走并重新得到民众的支持而开始了百日王朝。在滑铁卢他因为失误而大败,巴黎又逼他下野,而这时他并非没有了战胜反法联盟的胜算,并且南方军队与近卫军都效忠于他,他此时如果再次实行独裁,思维与见解已经清明的他将对法国及法国人民作为与此前完全不同的贡献,然而他却以不愿让法国流血这一理由,答应再次退位,而说白了他已经失去了勇气。最后被英国所骗,流放到环境恶劣的圣赫勒巴岛结束了他的一生。终其一生,勇气与智慧从来没有同时结合到他的身上,流放前只有勇气没有智慧,流放后有了智慧却失了勇气,实在是可叹可悲。

不过,这也是历代所谓大英雄的共同轨迹,由于太在意于权势与所谓的宏图大业,虽然都是年纪轻轻便威权赫赫,但说白了都是一个草包,最大的英雄成吉思汗就是一个最大的草包。或许看过拿破仑传的会说拿破仓不是设科学院吗?不是很尊重学者吗?其实他的尊重至少一半是为了政治,如果他真尊重,就不会断然拒绝富特的蒸汽机。如果他接受富特的蒸汽机,那么他的舰队就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他的死敌英国不说被灭,但至少可能会龟缩于英格兰岛,那又何来反法联盟?所以,他骨子里并不尊重知识,他是什么都不信的人。什么都不执着是智慧的表现,而什么都不信就是愚蠢的表现,但在表象上,这两种人差不多。在过去,我对所谓的英雄确实还是非常钦佩的,但现在的我越来越讨厌这些英雄。这些英雄对人类所作的贡献廖廖无几,几乎只有杀戮的功勋。当然,我说他们是草包并不是说他们真的什么都不懂,而只是在人类的基本问题上没有什么思考而已。如果真的什么都不懂,又何以建立那怕是只有杀戮的功勋?至少他得让人信服他,跟着他吧?

现在中国有许多人把西方民主顶礼膜拜,西方民主几乎成了宗教。来看一看西方民主的发源地——法国大革命吧。拿破仓上台之前,就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罗伯斯庇尔,大革命的领袖,很快就被革命者送上断头台,打响革命第一炮的人的结局大概谁也没想到吧。罗伯斯庇尔死后的法国共和时代,法国政局乱七八糟,连个宪法都制订不出来,而拿破仓上台独裁后,很快就制定了宪法,而这一部宪法成了后百年欧洲各国民主成功后的样板,其内容大多都获得承认与继承。且当时,外国王朝势力对共和国虎视眈眈,也是独裁的拿破仓才打掉他们的气焰,使法国的民主果实得以保存。民主,却恰恰是独裁者挽救。并且,拿破仓这个皇帝还是经过法国民主革命之后的法国人民自愿选举的,选举并没有被操控。所以,“民主,是一个不坏的东西。”,但这不代表它是人民必须的东西,否则为什么就连美国的投票率都那么低呢?我认为,人民需要的是幸福的感觉。只要是能让人民幸福的制度就是一个好制度,而现在的人都把这个论题偏到了只要能让人民有权力的制度就是一个好制度。如果你的目的是引狗,你可以用骨头。但是,现在的人,忘了引狗这一目的,天天热衷于争论应该用什么骨头引狗最好。他们似乎不知道,引狗不一定非得用骨头,用狗不理包子也是可以的。中国的民主与专制之争,大概就是如此吧。

以下是拿破仓给儿子的遗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值得后人琢磨:

吾儿千万不应该想到为我复仇,而应从我的死中汲取教益……他的一切的努力应以和平统治为宗旨,如果出于爱好模仿,毫无必要地重新开始我的战争,他就只是个笨伯。重操我的旧业,就等于说,我一事无成,……在同一个世纪里,不能重复做同一件事。我是出于不得已才用武力恫吓欧洲,今天,理应用理性去说服它……我已把新思想移植到法国和欧洲,她们不能倒退。让吾儿使我播种的一切开花结果吧……
(他至死也没想明白,他叫他儿子做的正是他应该做的。他根本不应该用武力恫吓欧洲。如果他能用武力护住法国,然后使国内政治清明的话,那么他的成就会更大,因为他化在战争上的精力实在是太大了。凭他的军事才能,其他国家是不可能打进来的,没有他的侵略就没有反法的军事同盟。一种思想只要比以前合理总会象风一样吹遍任何角落,这根本不用战争。战争,虽然可以加速它的传播,但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为它抹黑。迫不得已的说法,我想只是他为了他一生都放不下的荣誉——即名声吧。)

为了抹掉他们迫害我的回忆,英国人可能赞同吾儿返回法国。不过,为了与英国达成谅解,必须不惜以一切代价,尊重她的商业利益。这一必须势必导致两种后果——对英作战,或与英国平分世界贸易之秋色。在当今的情况下,只有第二种情况是唯一可能的选择。在今后很长的时期内,法国外交问题要比国内问题重要。我遗留给吾儿以足够的力量与同情,他可以凭借崇高而和解的外交,继续我的工作。
(与英国的外交,也是他一生最失败的一件事,封锁欧洲海岸,想困死英国,结果困死了自己。他也不想想,没了欧洲,英国还有非洲、亚洲(尤其印度)、美洲,能困得死英国吗?这除了使英国更死心地组织反法同盟外,还有什么好处呢?更何况,他还没法真正地号令欧洲。)

吾儿不得借助外国势力而登上皇位,他不应以满足统治欲为目的,而应力救不辜负后世的赞美。吾儿在可能对应与我的家人亲近。我的母亲,像古代的伟大女性。……如果领导有方,法兰西民族较任何其他民族更容易统治,其思维之敏捷,举世无双,谁是友人,谁是敌人,他们很快就能分辨。不过人们应诉诸于他们的理性,否则一旦煽起怨恨,必然会出事。
(不辜负后世的赞美,既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优点是他不敢做事太出格,缺点是使他也做了不少荒唐事,为名所缚。他应该知道,后世之人的想法跟他不同,他认为应该赞美的或许就是后人不赞美他的地方,他更应该想到,后世之人中有不少象我一样挑剔的人。所以,人活世上,但凭良心,后世之名,嘴在他身。)

吾儿应该蔑视一切政党,心目中只应有广大民众,除出卖国家者外,对一切人应既往不咎,应随时随地奖赏有才能,有功劳,有贡献者。
(除了对一切人应既往不咎这一句话我不感冒外(原因在本文第一段已述,这是他失败的内部因素),我认为这是他一生最高明的观点之一。这其实也就是中国古代王朝的以民为本的思想。中国历来反对朋党,有党就有争,这是最能让人心变坏的事。任何党都不可能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他都只能是某一小群人的利益。美国的共和党与民主党,说白了就是两大利益集团的代表,跟美国人民有屁干系?“心目中只应有广大民众”这句话从一个大独裁者口中说出,不知那些民主教徒们作何感想?评为故作姿态?)

我所创立之贵族,不会有助于吾儿,毫不足恃……

我的独裁是不可缺少的。人们常把超过我所需要的权力托付给我,这就是证断……但吾儿的情况就不一样!他的权力将有争议,他必须预料到每一个要求自由的愿望……君主不得以统治为目的,而应传播教化、道德和福泽。任何虚假的事物都不可靠。
(天才出世,政体必有所改变。希特勒民主上台,难道是德国人民都瞎了眼吗?当然是因为希特勒确实有能力,希特勒在上台初期,德国的政绩是有目共睹的。就象地球要绕太阳转一样,人类依靠天才的心理是事物的本性。而如何让天才真正地发挥能力,这是西方式民主制度所无法解决的。一个好的制度必须能兼顾有天才与无天才这两种历史状态,要做到既不限止天才又能防止走上独裁不归路。)

法国人民为两种同样有力的热情所鼓舞,两者似相对立,但裨上来源于同一种感情,即爱自由,爱荣誉。政府只能以绝对的公正来满足这两种要求。……为政之道,不一定遵循多么完善的理论,只须就所掌握之条件与能力,从事建设,有所建树;应从需要,从中受益。
(这也是拿破仓高明的观点之一。为政之道,在于顺乎民心。顺乎民心,不是顺乎民欲,如果完全顺从于民欲,则道德日下,不出几年,便会人欲横流。所以顺乎民心之道在于知民之特点,顺其性而导,顺是为了导,不是导为了顺。而目前的政府的做法却大多与之相反。但引导要得法,尤其是要恰当,要根据当前的历史状态,如果不顾历史条件,人为的想当然的去做拨苗助长式的引导,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不单是杀身之祸的问题,而是成千上万的人的生命的问题。这个教训已经在中国上演过了,而且目前的中国有一大批的家庭教育都在上演这一幕。)

出版自由应成为政府手中有力的辅助工具,向全国每个遥远的角落传翻正确的主张与良好的道德准则。如不善于使用出版自由这一工具,听之任之,则有如在危险之旁酣睡……当今之时代,如不引导万物万事,势必阻挠万物万事,这就必将引来杀身之祸。
(民众之智,必有高下。完全不加审查的出版制度是极其愚蠢的,公说公理,婆说婆理,那只会使民众不知所措。看起来好象开发民智,其实是蒙弊民智。一个社会,只有极少数比例的人的智慧是通达的,绝大多数的智慧是偏执的。这偏执的部分如果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时,就很容易成为社会的毒瘤,就象现在一群所谓的专家一样,都是该列入杀头之列的。但审查制度也是一把双刃剑,不得当,也会让民智蒙弊,更不要说那些故意想让民智蒙弊的统治者了。再加上,审查的人也不一定是什么智慧通达的人,所以审查制度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一个社会的审查制度不能太严格,并且要与审查制度组成一个配套的解释媒体,也就是说,如果某种错误思潮流行时,政府不应该强行禁止,它能流行自然有它可以乱真而迷惑民众的地方,这时,政府应该有专家在权威媒体上对这种思潮给予有理有据的分析与批驳以纠正。但这种分析与批驳必须公正客观,而不能带有政治色彩,否则,这个权威媒体是不可能有人会相信的。一个清明的社会,必然一切以客观事实为准则,而不是以某种思想某种理论为准则。应该记住满清的文字狱与文革的大鸣大放这两个在言论上的走极端的教训。相比较而言,大鸣大放只能造成一时的动荡,而文字狱却扼杀了中国人的智慧与胆识,后者的危害大过前者不知几倍。)

吾儿应具有新思想,继承我在各地取得胜利之事业……将欧洲统一为不可分的联邦……

欧洲正走向不可避免的转变:任何想延缓和中止这个进程的尝试,都将是徒劳的挣扎,白白浪费精力;支持这个进程,则加强了大家的希望和心愿……
(与第一段不让他儿子走上战争之路相矛盾。想把欧洲统一为不可分的联邦,在那个时代不通过战争又怎么能办到?不知事物自有不可人为的规律,这是许多所谓传人的通病,这些伟人最后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既然知道这个进程不可逆转,那更应该明白,这个时间也不是人所可以改变的。)

吾儿的处境难以摆脱巨大的困难。环境迫使我用武力所做之事,吾儿只能凭借人们一致同意的办法来做。要是我于1812年击败俄国,则未来100年的和平问题,均可告解决。我大刀阔斧地解决了各国的难题,现在欧洲必须统一……今后决定大问题的地方不再是北方,而在地中海。在地中海沿岸,足够满足不同国家的一切野心;文明国家的幸福,可以用少量野蛮国家的土地购得。让所有的国王听从理性,欧洲不应再作国际仇恨的策源地。偏见在消失,利益在扩大,并逐渐互相融合;贸易的路线在增加,没有任何国家还能垄断贸易……
(“文明国家的幸福,可以用少量野蛮国家的土地购得”,这是西方民主之后他们一直在做的事,他们在全世界犯下的罪行累累。这才是拿破仑用武力恫吓欧洲的真正原因,看看他在这个武力的使用过程的目的及得到了多少财富,你就会恍然大悟。这是西方人的本性,任何中国人都应该清醒这一点。尤其是民主教徒们,更应该知道西方民主里藏着的这一本质。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都从欧洲爆发?想明白吧。那可都是西方实现了所谓的民主之后的事。强盗的逻辑,是他们过去及现在一直信奉着的。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会遭到彻底的清算。)

除非他在心灵深处燃有神圣之火,热爱善良——这样才能完成伟业——他可能不会听从你们的话,他之所学对他也不会有多大用处。

不过,我希望他能不辱天命。如果他们拒绝准许你们去维也纳……

(遗言到此就结束了。为什么刚说过要牺牲野蛮国家的土地来换取文明国家的幸福,现在又说什么要燃有神圣之火,热爱善良了呢?拿破仑这么虚伪吗?不是,这是东西方观念上的一道鸿沟。是基督教给了西方人如此的思维。基督教教义最大的特点就是信者是兄弟,不信者是异教徒。信者就博爱,不信者就杀戮。所以西方人一边讲着博爱,一边拿着刀杀戮,他们并不认为这有什么矛盾与不妥的。同样的,这一思维在他们的国家的概念上也是如此,国内的讲博爱讲民主,对外国则动不动就杀戮,现在的美国最明显了。他们讲博爱是真的,但中国的民主教徒们却搞错了一件事,他们讲的博爱是针对他们自己,并不包括印弟安人,也不包括中国人。对中国,他们只会讲杀戮。看看俄罗斯吧,那还是美国的同种兄弟呢,下场如何?)

2007-8-12 22:00:00